一 20世纪中期,人类目睹了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它的出现,加深和拓展了我们对人类互动关系、信息传播及人类自身的了解。这门学科就是非言语沟通,也有人称之为人体语言。然而,本文所说的非言语沟通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一门学科,而是指一种交往方式,一种教育手段,一种人类非言语行为。美国的伯德惠斯特尔在一系列研究之后曾断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语言交流仅仅表达了我们思想的最少部分,约30-35%,而65%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言语的形式传递的。另一位心理学家梅拉比认为:“交流的总效果=0.07言语+0.38音调+0.55脸部表情。”这是他在系列实验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不论这些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怎样,它至少说明一点,即非言语沟通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交往方式。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方式的沟通都是在两个物体之间(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沟通也不例外,只不过它传递信息的方式与言语不同罢了。一般地讲,非言语沟通可以伴随语言的沟通出现,或是单独出现。非言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和外貌传递的,也可通过与交往范围内的其他人的空间安排传递。伴随口头语言的非言语行为能够改变、扩展、否定或增进口头的信息,这在青年思想教育中,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青年思想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教育过程,一种沟通过程,即教育者根据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青年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规律与青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施加教育影响,使其形成一种合乎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必然离不开与青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教育者的教育影响只有通过沟通,才能为青年所接受,才能取得成效。 二 青年思想教育离不开非言语沟通,这是由青年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青年毕竟不是儿童少年,他们的生理、心理、思想品德发展均有其自身的特点。从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看,是闭锁性与开放性、自尊性与自卑性、幻想性与理想性、好奇性与求知性、兴奋性与冲动性、敏感性与偏激性、批判性与创造性、丰富性与活泼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当代青年亦有其突出特点,表现了诸多“并存”关系。例如,在人生观方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自我设计,自我奋斗”以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各种人生哲学,都能在青年中占有一席之地。又如,在娱乐方式上,交响乐和流行歌曲,交谊舞和霹雳舞,文学名著和街头小报等,都在青年中占有一定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当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形势下,青年作为一个群体,正在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活跃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因素。有人用意识上的自我性,思维上的求异性,政治上的批判性和心理上的逆反性来概括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是有一定道理的。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显然不能忽视青年的这些特点。我们并不否认言语沟通在青年思想教育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非言语沟通在青年思想教育中,有时能够起到言语沟通所难以起到的作用。 非言语沟通在青年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由非言语沟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效能决定的。 非言语沟通是以表情、动作、姿势、服饰等非言语符号为媒介进行的人际信息沟通。在青年思想教育中,教育者可按教育的期望,以多种多样含蓄、间接的方式,比如点头、微笑、手势、拍打、目光等等影响青年的心理和行为。可见,非言语沟通具有暗示性,其作用方式是潜在的、微妙的,符合青年心理特点,能使青年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影响。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造成教育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①其实,这种情况对青年来说尤为适用。随着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增长,他们喜欢探究事物的根源,喜欢独立思考,喜欢怀疑和争论,一般不轻信、盲从别人的思想和观点,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因而常常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和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不仅对老师、父母的唠叨说教表现出反感、抗拒,就是对师长有益的教导往往也无动于衷,听不进去,更不用说带有强制性的灌输式、命令式教育了。对当代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绝不可忽视这一点。 研究表明,人接受暗示的能力不同,但都具有可暗示性。暗示学家H·伯恩海姆的“观念动力学的规律”表明,可暗示性“是大脑接受或唤起观念的能力,它倾向于使这些观念实现,使之转化为行动。”②洛柴诺夫认为:“这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③在青年思想教育中,充分发挥非言语沟通的暗示作用,有利于激发无意识心理活动,充分发挥人脑接受教育影响的潜能,这对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融洽师生关系,避免受教育者心理抵抗,促进个性和谐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 非言语沟通在青年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作用的实现显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一)沟通形式的运用 沟通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这既是人际交往的两种渠道,也是青年思想教育中常见的两种教育方式。一般而言,非言语沟通能够更丰富、自然、亲切、准确、细微地反映出表达者的心理状态,更多地用来表达情感;言语沟通则因其较之非言语沟通更深刻、精确、明晰、正规和详细,而更多地用以说明思想。当然,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和条件下,各自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在需要用语言交流的情境,如阐述思想、传递信息和传授知识时,唯有语言才能够准确、详细、深刻和明晰地表达出所要传递的信息。但要自然、亲切、真实、丰富、细致入微和感人肺腑地表达某种情感、态度、需要和意向时,非言语的形式则更为合适,语言则往往成为多余的冗赘。不过,在更多的情况下,言语形式和非言语形式是交揉相济,相得益彰的。严格说来,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言语沟通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非言语沟通,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