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 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2013 (2000)01—0043—04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培养人的基础素质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拟就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求教于同仁。 一、文理渗透,拓宽创新的知识基础 文理渗透,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曾经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的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正如同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一样:它将成为一个科学。从科学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出,在科学处于萌芽阶段的古代文明中,科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作为古代科学代表人物的亚里士多德,就是将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在一起而建立了一个包括哲学、天文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逻辑学、政治学、美学等方面的体系。直至15世纪下半叶,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产的发展,科学才逐渐分化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部类,而每一部类又逐渐分化为各门学科,这一过程直至18世纪才基本完成,并分别形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学科体系。 在科学不断分化的同时,科学的融汇与综合也在悄然兴起。一是同一科学部类内部的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产生了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统计、射电天文、经济地理等学科;二是不同部类的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产生了例如数量经济、社会生物、计量历史等学科;三是由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得许多学科实现了工程化,产生了例如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知识工程、金融工程等学科;四是近数十年来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超循环论、混沌理论等一批“横断”学科,它们所发现的一般规律正在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得到应用;五是由于科学研究活动的群体化及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数学模型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自然科学家要学习经济与管理知识,而社会科学家则要学习数学与计算机知识,双方的相互了解日益增多。目前这一融合过程还在继续并不断增强,最后将会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综合,进而实现科学的融合。[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从界限分明走向融汇与综合不是偶然的,而是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带有必然性的趋势。“分化”与“综合”是学科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经过长期分门别类的独立发展,在各自领域逐渐成熟,但这是以牺牲对整体的把握为代价的。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所指出的,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人类社会客观世界的现实从来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部分所组成的、不断发展的变化系统,从来就是自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社会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整体。因此,如何通过文理渗透和多学科的合作,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现实,便自然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最热切的召唤。特别是在现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世界科学与文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已呈高度融汇渗透之势,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涌现,许多学科之间已失去原有的严格界限,新的科学技术的生长点,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之间的空白地带上和学科的渗透和转移之中。当代人类实践活动也已经内在地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代人类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等内在地呼唤二者的通力结合。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新世纪人才不仅要专精于某一学科,而且要有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机械地分割开来,使专业分工过细,使现代人缺乏相应的文化基础,是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的,也不可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融汇和综合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模式:一是通过在文理学院普遍开设若干共同基础课来保证所有学生获得学院认为具有普遍与持久价值的知识、技能与思考习惯的美国哈佛模式;二是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日本筑波模式;三是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美国MIT模式; 四是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英国牛津模式。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于受前苏联办学模式的影响,以培养现成专家为目标,专业划分过细,学科环境单一,加之教育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倾向,致使一部分理工农医学生只埋头于专业教科书,知识面狭窄,缺乏应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校在文理渗透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但离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亟待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二、发展个性,培养创新人格 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动机、兴趣、意志、理想、信念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心理特征调整着个体心理过程,影响着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它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因为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是对已有观念或方法或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它没有现成的方法、途径可以遵循,必须打破旧有事物的束缚,寻求和探索新的东西。显然,这其中充满着艰辛和困难,需要付出比一般活动多得多的精力和时间,没有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能不能除旧布新,寻找到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否具有不墨守成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烈、富有想象、独立自主等个性品质。同时,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的提出往往容易受到已有的权威、保守思想的阻碍,这就难免给创新者造成一定的外在压力,这时,勇敢、不迷信权威、不怕失败等个性特征常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与创造力相关密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创造学、心理学中常被称作创造个性或创造人格。 研究表明,文化素质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2]我国著名学者鲁洁认为,人格陶冶的过程, 也即是从一个孤立的个体向世界性个体转变的过程;是个体的人占有人类历史所创造精神文明财富的过程。它不可能是脱离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一种单纯的个体经验过程。正是因为占有、掌握人类历史所积累的文明成果是陶冶完美人格之所必需,大学的通识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陶冶来说,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或者反过来说,大学的通识教育必然承担了大学生人格陶冶的职责。在这里应当特别予以重视的是直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力量的人文科学,它们对发展人的心灵,形成和谐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