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这个概念虽然最早是在文艺理论中提出的,由于它使用了“思维”一词,这就使它与心理学、认识论、逻辑学和语言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不应把形象思维问题仅仅看作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孤立的问题。下边,我们就依次分析形象思维在文艺学、心理学、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中的具体含义,这些含义的综合,可以看作是对形象思维现象的较为完备的互补性的描述。 一、形象思维的文艺学含义 从别林斯基到高尔基、法捷耶夫直至中国的李泽厚,都把形象思维当作文艺的基本特征和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象性的特征和形象化的方法。这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和共同方法。 形象性的特征和形象化的方法应当是形象思维在文艺理论中的最基本的含义。可是有些学者不是这样说,他们把形象思维当成一个“万宝囊”,好象一切艺术的特殊规律它都能囊括,这就势必会带来混乱。 比如有的学者把形象思维同典型化相提并论,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形象思维只涉及作品的形式方面,而典型化则是对作品的内容方面的要求,把这样两个问题硬扯到一起,除了造成混乱之外,不会有任何益处。总之,我们承认形象思维的应有地位,但是我们不同意它无限扩大地盘。因为,不论任何概念,只要超出了自己的界限,就会变成荒谬。 二、形象思维的心理学含义 高尔基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的思维,是‘艺术’思维。”由这段话可以看出,高尔基是把形象思维同想象相提并论的,就是说,在他看来,形象思维就是想象,想象就是形象思维。由于他第一次把“想象”看作是“思维”,所以,从此“思维”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它除了指抽象思维而外,还指想象(形象思维)。外延扩大了,内涵就要缩小,这时“思维”这个概念主要是指主体对于客体的积极的、自由的、能动的反映形式,它高于感觉、知觉等低级形态,摆脱了主体对客体的直接依赖。高铭凯先生在《语言论》中早就指出了心理学概念的这一重大变化,指出了思维概念的新的外延,可是文艺界的同志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却往往忽略这一点,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三、形象思维的认识论含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典著作中,并没有“形象思维”这个概念,现在既然它来了,就有个如何妥善安置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看法,“想象”是感性认识的主观表现形式,而思维则是理性认识的主观表现形式。现在,既然我们说形象思维就是想象,那就等于说,它属于感性认识的阶段,这样,又如何解释文学作品的深刻的思想性呢? 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理论上的关键必须弄清,这就是,在人类精神现象充分发展的今天,感性认识可能以抽象思维的形式来表现,而理性认识则可能以感知或想象的方式来表现。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对形象思维的认识论意义作出正确的评价。 理性认识以感性的形式来表现,即以知觉、表象或想象的形式来表现。毛泽东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种“更深刻的感觉”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感觉,就是理性化了的感觉,就是理性认识的一种间接的主观表现形式,这同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五官的社会化”是完全一致的。 从文艺现象来说,文艺作品的思想性,通过作品中的形象来表现,这种情况,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就是作家对生活的理性认识,通过感性的形式(想象)表现了出来。这就是说,形象思维可以成为作家对生活的理性认识的一种间接的主观表现形式。这样,就既保持了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的特点,同时,又为文艺作品的思维倾向性和各方面的社会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如果不是这样,如果认识的客观内容与其主观的表现形式只能保持一种“平行”关系,而不能彼此交叉,如果形象思维只能作为感性认识的一种直接表现,而不能间接地表现理性认识,那么,文艺作品的思想性就无从谈起。 应该指出的是,形象思维作为理性认识的一种间接的主观表现形式,绝不等于它是达到理性认识的一条特殊途径。认识的道路只有一条,而表现的方式却可以有很多种。 四、形象思维的逻辑学含义 对于逻辑学来说,形象思维也是一个新概念。在这方面,学者们谈得比较多的,主要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笔者认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的,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和不精确性,逻辑思维则具有抽象性和精确性。科学研究主要靠的是逻辑思维,所以任何科学理论都具有抽象性和精确性的特点。而在艺术上则完全相反,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是不能抽象化的,也不要求精确化。任何这种抽象化和精确化的尝试都会毁掉艺术。 如果说,整体性是形象思维的一个长处,那么,它也因此带来了一个短处;这就是不精确性,正如列宁所说,表象不能把握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而抽象思维却可以把握。再如,在形象思维的头脑中,一把钢尺是笔直又笔直的,可是广义相对论却用抽象思维的方式告诉我们:在重力场中,所谓的直尺是弯曲的。 形象思维的这种不确切性,对于作者来说,造成了认识与表现的矛盾,即笔下的形象与心中的认识出现距离;而对读者来说,则造成了作品与欣赏的矛盾,即读者的欣赏可能与作品形象的客观含义出现距离,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从认识论的观点看,这好象是坏事,但从艺术的观点看却是好事。它使艺术的内容更富有“弹性”,这就给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作品的含义,留下了足够的自由空间。从哲学上看,逻辑思维直接把握的是普遍性、一般性、必然性。形象思维直接把握的却是特殊性、个别性和偶然性。抽象思维是通过个别间接地把握一般,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彼此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不能简单地说谁优谁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