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结构改革、管理创新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旋律,而且正在加速发展。这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近些年来,国际上不断出现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从大的趋势看,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创新型管理。 现在世界进入了一个“无边界的竞争时代”,为了取得成功,现在企业需要的是他们站在变革的潮头去为自己创造未来,创造明天的市场。也就是说他们要努力成为自己行业的先驱,使他们的产品、技术和人力资源能具有世界范围竞争力,而不是靠别人去为他们安排;去创造出全新的技术,而不是由别人开发后才作出反应;去开拓新的市场等等。总之,二十一世纪的成功企业不是只在等待变革,而是站在变革前头,去倡导变革,不断开创产业的新边界,创造新的市场,不断开创适应新时期竞争的实力。 急剧变化的年代,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那种固定不变的常规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必将为创新型管理所取代。所谓创新型管理,一是指能快速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过程之中,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二是每个管理者,都将成为创新者。每一企业要为全体员工创造才能的自由发挥建立新的机制。三是企业个性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味模仿别人的企业是难以生存的,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和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 2、企业重建是一场管理革命。 9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其它工业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企业重建运动。在西方,企业重建运动被认为是继全面质量管理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商管理革命。 据1994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600多家欧美的大型企业中, 有七成正在推行企业重建计划,其余未进行的,也有半数正在积极考虑。亚洲国家的一些公司也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体制、效率和竞争力等问题。现在,这场革命运动引起了各国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密切关注和极大兴趣。不少人认为,这场管理革命对当今企业的影响可与两个世纪前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对当时企业界的影响相提并论。 根据哈默的定义,重建企业是从根本上对原有的基本信念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考虑和重新设计,以期在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获得大跃进式的改善。这次管理革命的技术基础则是信息网络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普遍覆盖。这就使职工通过网络可以得到企业内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任何信息。大大节省了报表、数据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流转与延误,加速了整个生产周期,大大精简了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每一职工在自己岗位上了解全局、关心全局的新局面。 3、注重全球战略。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管每一个企业是否意识到,实际上已经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国际竞争,迟早都要受到全球化竞争的冲击。为此,跨国公司开始制定全球竞争战略,并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 首先面向全球开发与配置资源。跨国公司在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营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上,开始从国内为主逐步转向全球范围内的统筹考虑和合理配置,即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利税和不同金融风险配置资本;依据不同地区技术发展水平和优势,设立相应的技术开发中心,组织技术开发,增强其技术竞争力;依据经营需要,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第二,跨国公司开始积极开展国际协调型研究开发。一方面更加重视国内企业的研究开发,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建立国际协调型研究开发机构,提高综合技术竞争力。第三,建立基于国际分工协作的高效生产体制。跨国公司正改变国内生产为主、海外生产为辅的传统经营方式,力求建立基于合理国际分工协作的、全球范围的高效生产体制。第四,加强和完善国际营销网络。跨国公司通过启用当地销售人才或加强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不仅懂营销、懂外语,而且熟悉当地文化特点和消费习惯的营销人才;完善国际网络,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提高信息共享程度,迅速准确地把握市场营销;加强市场营销与研究开发的联系,依据市场需求信息,研制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4、跨国多元文化管理。 经济活动与管理活动,必然受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社会习俗的影响,因而管理也是文化。管理活动与不同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有的人分析:美国是以“法”为重心的管理模式,日本是以“理”为中心的逻辑管理,在中国是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哲理。以法为重心的管理,强调的是尊重规则和秩序,追求卓越的特征使它一直处于创新管理的领先地位。以理为中心的管理却注重后来居上,善于对人家成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追求功利而牺牲道义,追求群体利益而牺牲个人。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则注重发掘人的内在价值和积极性,强调管理的“人和”效应;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对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比较松懈,在强调人事关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不充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通过对日本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反思,企业经营理念正在不断变化之中,开始重视人力资源和员工队伍的稳定等。日本也在检讨原有管理模式的不足,进而强化人事竞争机制,摒弃论资排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在管理文化上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当然跨文化的管理,决不是文化的同一化,而是在保持本土优秀文化基础上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建立既有自己特色又充分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