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本营运研究概说

作 者:
利生 

作者简介:
利生 湖北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国际工程公司 武汉 430015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会不断地改进和发展,继承包、租赁、股份制、托管经营等诸多国有企业改革举措之后,一些省、市提出了对国有企业实行资本经营的思路,并付诸实施,国家体委为此发出了《关于城市国有资本营运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理论界对此十分关注,围绕国有企业资本营运这一问题发表了很多文章,现综合介绍如下:

      一、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营运

      近二十年市场化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尊重来自实践的经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目前正在进行的试点经验看,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已经逐渐统一,这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步子,使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搞好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对整个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改组,把改革与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把企业内部机制转换和解决历史问题结合起来,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是:对大中型国有企业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优化资本结构,拓宽注入资本金的渠道,增加生产经营资金等。而对大量的小型企业主要是放开放活,措施有两类,一类是经营方式的改变,根据不同情况,实行联合、承包、租赁、托管、代理等;另一类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出售(收购)、兼并、破产、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组建等。

      回顾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对国企改革的认识有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有个渐次发展的过程。过去的改革,基本上沿着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展开,引导企业面向市场,加强经营管理,在外部环境上通过放宽政策、适用经济利益手段刺激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这些改革虽然对增强国企的活力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但企业本质的、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而使国有企业改革无法进一步深入发展下去,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而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企业的三种法律形式: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其中业主制和合伙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而公司制迄今只有400多年的历史,现代公司制度只是近百年的事,这就是说,股份制比业主制、合伙制进步,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能更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股份制是一种财产的组织形式,不同所有制都可以采取股份制这种实现形式。

      国有企业改革,要重视制度创新。这里也有一个思想方法问题。现在我们的理论阵地不必再花很多的笔墨去描绘计划体制的不足,因为那是历史,历史的必然和偶然都是由“历史”形成的。我们也不要花很多的笔墨去试图设计一种划一的、一步到位的完善的企业制度模式,因为我国的企业千差万别,千足难适一履。我们更不要在理论论争中都摘引马克思的语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因为马克思并未看到也没有具体预测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正确方法应当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企业的共性来认真贯彻中央的指导方针,又根据企业的特性来分类指导,科学确定企业的组织形式。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改革的正确与否。

      我们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不会完全改变公有制性质,而且股份制这种形式既有利于产权关系更加具体清晰,又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加速社会化进程,应当是我们企业制度改革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组织形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法人财产制度和形成资本流动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开展资本营运的前提,而资本营运的实践又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营市场化、产权股份化、业务国际化所表现的管理现代化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开展资本营运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企业的产权结构、企业的决策程序、企业的会计制度、企业的经济核算体系和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都要与国际接轨,这就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

      在旧经济体制下,地区、部门分割,重复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配置效率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有企业三分之一处于亏损状态,三分之一的存量资产闲置不用,调整难度较大。如果仍采用粗放形式,靠注入增量来调整结构,投资多、速度慢、效益差,而且还可能被大量不合理的存量所固化。开展资本营运,通过市场经济运作规则,使资本进行合理的流动和重组,既能促进产业、企业结构的调整,又使企业与社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步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加上承包制的取消,利改税的实行,企业之间竞争力的强弱就日益明显。不管是优势企业还是劣势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都必须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使企业的各种资源,特别是对存量资产要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其潜能。因此,搞好资本营运是十分重要的。企业从生产经营发展到资本营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促进结构调整,形成规模经济,打破原有资本营运格局,促进存量资产优化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以有限的增量投入推动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流动,加快培植主导产业和名优拳头产品,并以无形资产盘活被兼并企业的有形资产,在降低运作成本的同时,增强自身运作调控社会资本的能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集团规模和实力,达到低成本扩张的目的、实现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