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匹配在IT治理和企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和边界条件研究:基于元分析技术的探索

作者简介:
池毛毛(通讯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平台经济及其商务价值、企业数字化战略与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等;刘姝君,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蔡志慧,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元分析方法;罗博,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开放数据与信息公平;卢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交平台用户行为。

原文出处:
南开管理评论

内容提要:

当前学术界对IT匹配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从早期围绕IT匹配的概念到探讨IT匹配形成和作用关系的研究,已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证文献,然而当前文献对IT治理—IT匹配—企业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解并不一致。本文基于企业资源观(RBV),构建IT资源—IT匹配—IT价值的元分析理论框架,并综合使用元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利用1993-2019年的96篇实证研究文献(包括98个独立数据集)的399个效应值数据,探究IT治理对IT匹配(分为正式匹配和社会匹配)及IT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分析IT治理对企业绩效作用过程中的中介变量和边界条件。元分析结果显示:(1)IT治理分别与正式匹配(r=0.381)和社会匹配(r=0.577)高度相关;(2)正式匹配和企业绩效(r=0.340)、社会匹配和企业绩效(r=0.396)之间高度相关;(3)IT匹配完全中介了IT治理对企业绩效的作用;(4)测量因素(IT匹配的测量方式)和情境因素(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对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通过收集和归纳现有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不仅对IT治理、IT匹配和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也为未来IT匹配相关研究提供了具体建议。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21 年 11 期

字号: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IT—业务战略匹配(简称IT匹配)是业务和IT主管关注的十大管理问题之一,[1]同时也是信息系统领域的三大核心研究议题之一,被称为信息系统研究皇冠上的明珠。[1,2]IT匹配是指企业业务战略与IT战略、业务基础架构及流程与IT基础架构及流程之间的匹配程度,[3]良好的IT匹配能够提升企业绩效,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4]然而,关于IT匹配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研究中并未达成一致,有研究发现IT匹配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5-7]也有文献证明IT匹配对企业绩效没有直接作用或存在负向作用。[8]例如,Palmer等的研究显示IT匹配和财务绩效之间没有直接关系。[9]Tallon则发现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通过增强IT匹配提高企业绩效,随着IT匹配的增强,70%企业提高了销售额与顾客服务水平,剩余30%左右的企业却没有在财务绩效上表现更好,甚至财务绩效表现更差。[10]这一发现在理论界被称为“IT匹配悖论”。[11,12]

      鉴于IT匹配对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诸多学者开始关注IT匹配的形成机制,例如从IT资源视角解释IT治理的驱动作用。[13,14]IT治理(即人力IT资源)指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和IT管理层执行的组织能力,以控制IT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从而确保业务和IT的协调。[14-16]IT治理通常表明企业管理(IT和业务)能力的复杂性。[17,18]作为一个重要的前因变量,IT治理对IT匹配的正向影响在现有文献中得到一定证实。例如,有研究认为IT治理的正式与非正式整合机制通过建立社会环境及信息渠道,能够对企业的社会匹配起到促进作用。[13]也有文献基于企业结构、战略决定过程及IT和业务间的沟通交流,发现IT治理对正式匹配产生积极影响。[14]但也有文献发现IT治理的分权化会对IT匹配产生负向作用。[19]随着IT匹配前因和作用效果的实证研究日益丰富,系统地厘清IT匹配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不仅具有管理实践的迫切性,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方面也具有阶段性总结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首先,既有文献主要探索IT匹配的作用效果,对IT匹配和企业绩效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强度并未得出一致结论;[11]此外已有对于IT匹配前因的实证研究主要从IT治理的角度探索IT匹配的形成机制[14]且存在关系方向和强度不一致的情况。[19]本文基于前人的实证文献,综合IT匹配与企业绩效研究,加入IT治理这一重要的前因变量,探究IT匹配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因此本文的第一个研究问题是:在IT匹配的实证研究中,IT治理如何通过IT匹配产生企业绩效?其中,IT匹配在IT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其次,诸多实证研究中IT匹配与其前因后果间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强度存在不一致,变量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调节变量。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两类可能的调节变量,包括测量因素(IT匹配的测量方式)和情境因素(文化和经济发展程度)。其中,测量因素(如IT匹配测量方式的差异)可以解释研究中的变异,也可能解释IT匹配和企业绩效间相关关系的不一致,[20]由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问题:IT匹配的测量方式(单一测量方式vs.匹配测量方式)如何调节IT匹配的形成和作用关系?

      最后,在已有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行为的相关研究中,文化和经济发展程度被视为重要的情境因素,[21,22]会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和战略行为。其中,文化因素影响企业家的战略管理风格;经济发展程度则作为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相关战略行动。因此本文的第三个研究问题是:在IT匹配的形成和作用过程中,文化(东方vs.西方)和经济发展程度(发展中国家vs.发达国家)如何起到调节作用?

      为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本文构建IT资源—IT匹配—IT价值的元分析理论框架,并基于1993-2019年的96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包括98个独立数据集)的编码数据,整合元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IT治理、IT匹配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探索这一影响过程的中介作用和边界条件,以得出IT匹配的具体形成和作用机制,并调和先前文献研究结论的不一致。首先,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T匹配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并在IT治理和企业绩效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其次,IT匹配测量方式的差异也影响IT匹配形成和作用的大小;最后,不同的文化情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对IT匹配的形成与作用关系也产生了差异化影响。本文进一步解释了关于IT治理和IT匹配的实证研究中结论不一致的现象,强调了社会匹配对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及IT匹配的完全中介角色,为企业如何提升IT匹配与企业绩效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未来IT匹配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建议。

      一、理论发展和文献回顾

      1.核心变量定义

      IT匹配是业务战略和IT战略、业务基础架构及流程和IT基础架构及流程之间的匹配程度,对其的研究主要基于Henderson的战略匹配模型(SAM)展开。[2,3]此模型认为企业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整合IT和业务领域,包括战略层面外部整合、基础架构及流程层面内部整合和战略、基础架构及流程层面的交叉整合。[3,11]外部整合反映了IT战略与业务战略之间的匹配程度,也称作知识匹配(Intellectual Alignment),是IS(信息系统)战略共享和支持业务战略中的任务、目标和计划的程度。[23]内部整合反映了IT和业务基础架构及流程之间的匹配程度,也称作运作匹配(Operational Alignment),是指组织和IS的基础架构之间的连接,强调了确保组织要求和期望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及IS职能中的传递能力的重要性。[3]交叉整合是内外部的交叉连接与反应,也称交叉领域匹配(Cross-domain Alignment),是指IT与业务的战略、基础架构之间的整合。[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