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作者简介:
冯根福,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郑明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温军,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张存炳(通讯作者),郑州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cpchangxj@163.com。

原文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内容提要:

大量的经济学实证文献从不同视角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然而得出的结论却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引入统计显著性因素拓展了现有的经济重要性衡量指标,首次提出和重新设计了一种分析和评价经济变量重要性的贡献度指标;然后,运用本文重新设计的贡献度指标,基于九大中文经济学权威期刊2008-2018年期间发表的172篇有关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文献,使用1457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从上述文献中分析提炼出来的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再实证分析,从中发现了决定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在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行业企业中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企业规模是决定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内部因素,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产权保护水平是决定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外部因素;相比于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金融发展水平对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表现得更为重要;而在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技术创新中,地区产业结构则更为关键。因此,中国未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以及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21)01-0017-19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和要求相比,中国仍然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的矛盾和问题,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科技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核心主体,因此,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至关重要。

       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直是中国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话题。罗润东和李超(2016)通过分析2015年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发现,创新是多个热点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延续该文视野,本文通过统计2008-2018年《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管理》九大中文经济学权威期刊有关企业技术创新文献发现,中文权威期刊刊发的企业技术创新实证文献总体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①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中国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究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规模(周黎安和罗凯,2005)、公司治理(冯根福和温军,2008)、市场竞争(张杰等,2014)、政府补贴(郭玥,2018)、金融发展(钟腾和汪昌云,2017),等等。这些研究为理解和把握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有益视角和良好基础。

       尽管国内学者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但是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基于不同结论提出的政策建议更可谓五花八门。从逻辑上讲,虽然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各不相同。本文认为这些影响因素绝不可能都是主要影响因素,其间必然有主次之分。于是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已有研究发现了许许多多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那么,究竟哪些因素是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呢?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文献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解答。然而,科学解答这个问题,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制定科学可行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政策等有着重大的意义。

       迄今,学术界尚未发现和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变量相对重要性的方法。正如Sterck(2018)所指出的,已有评价变量经济显著性(也称经济重要性)的方法(如标准化系数、夏普值)大多存在明显的估计偏误,不能科学有效地评估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尽管学术界在评价变量相对重要性的方法上做出了一定努力,但尚未形成公认合理的评价指标。就目前的文献看,Sterck(2019)通过公理化方法分解计量模型的拟合优度,基于单个变量的拟合优度提出了评价变量经济重要性的指标,为评价变量相对重要性的方法论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但Sterck(2019)提出的指标与已有评价变量经济重要性的方法依然面临着一个矛盾,即变量的经济重要性与统计显著性常常出现不匹配的情形。具体讲,变量可能具有经济重要性,但无法通过传统的统计检验,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从而违背了计量经济学中统计显著即影响明显的常理,导致不能合理准确评价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出现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既有评价变量相对重要性的方法论文献仅从经济含义出发构建评价指标,没有考虑变量的统计显著性,导致已有方法不能同时兼具经济重要性和统计显著性。可见,单从经济重要性或统计显著性判断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可能存在二极化取舍的问题,科学评估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还需要综合考虑变量的经济重要性与统计显著性。因此,如果要科学评估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首先需要从评价解释变量相对重要性的方法上实现突破。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改进了评价变量相对重要性的方法,重新设计了贡献度指标,并运用改进和重新设计的贡献度指标,基于中国九大经济学权威期刊2008-2018年期间发表的172篇有关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文献,使用1457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再实证和重新评估了决定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①企业规模是决定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内部因素,这一结果不随企业产权性质或行业特征发生改变;②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产权保护是决定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最为关键的三个外部因素,而其余外部因素的作用则相对较弱;③相较于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金融发展水平对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为突出;④对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而言,地区产业结构对其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

       与已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研究方法上,通过引入统计显著性因素,改进和重新设计了评价变量相对重要性的指标。现有文献在评估变量的经济重要性时大多使用标准化系数或夏普值方法(Sterck,2018),其结果可能与传统的统计显著性相矛盾。本文通过引入统计显著性因素,拓展了Sterck(2019)的经济重要性指标,提出和重新设计了评价变量重要性的贡献度指标,从而为分析经济变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②研究视角上,本文探寻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拓展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既有文献大多从个别因素入手,考察其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而本文则对现有文献所发现的众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再实证。③研究发现上,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27个不同层面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利用新设计的贡献度指标对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再实证检验,最终发现了决定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在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行业企业中的差异性。本文的发现不仅是对现有文献涉及的全部影响因素集合分析之后得出的新子集,而且是对现有文献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集合的一次再提炼和新升华。本文的发现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政策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