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7(2019)04-0056-14 DOI: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4.006 修订日期:2017-09-26 1 引言 O2O是实现线上虚拟世界(Online)和线下现实世界(Offline)互动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智能化的线上线下逐步融合,将成为以数字经济为特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发展趋势,故O2O商业模式(O2OBusiness Model,O2O-BM)以及O2O商业模式创新(O2O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O2O-BMI)成为新创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1-2]。据IT桔子统计,2011至2016年,O2O先后经历了兴起阶段、创业热潮以及倒闭浪潮,针对O2O创业失败现象,业界多从资本寒冬、恶性竞争等外部因素以及创始人、赔本补贴等内部因素探究其原因,却很少立足于商业模式视角来分析此现象,企鹅智酷的研究显示,缺乏有效商业模式是O2O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那么,商业模式与O2O创业失败的关系是什么?何种创新导向的商业模式才能降低O2O创业失败的风险? O2O实践及创业失败现象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方面,一些文献从存在意义、运行机理、发展趋势、行业应用、对策建议等宏观层面关注O2O商业现象[3-8]。少量文献开始从构成要素及分类视角研究O2O-BM,例如,陈佑成和郭东强[9]提出3W2H模型来刻画O2O-BM,从客户、目标市场、产品服务、盈利等五个层面分析其构成;孔栋等[10]探索O2O-BM的分类维度,即供需信息匹配方式、产品或服务交付方式以及业务分工形式,其相互组合可将O2O-BM细分成8个具体类型,并进一步探讨了“上门”型O2O-BM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1]。另一方面,一些文献关注创业失败,遵循“创业失败—创业失败学习—创业失败成本—后续创业意向形成”的分析路径[12],早期研究主要针对创业失败的概念界定、发生特征、产生原因,近年来开始兴起创业失败的情绪管理、失败学习、后续创业等研究主题[13]。针对创业失败的归因,现有研究主要分为如下三类:一是内因,如错误的商业模式、创业团队能力不足、创业者对结果有不切实际的预期等[14-15];二是外因,如市场竞争太激烈、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少、劳动力市场疲软、制度缺失等[16-18];三是内外部因素的结合,如市场机会、内外部资源和创业团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19-21]。 梳理现有文献,发现以下不足:首先,研究视角上,虽然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到O2O与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与创业失败之间的联系,但是较少从动态创新及价值创造的视角探讨O2O-BM,以及从商业模式归因视角考察O2O创业失败;其次,研究对象上,学界较多探讨O2O这一商业现象及其典型应用,较少关注O2O-BM,更少关注O2O创业失败的典型商业实践;然后,研究内容上,学界较多基于静态视角探讨O2O-BM的构成要素及分类、以及在创业失败的众多内外部归因中简单陈述商业模式,鲜有研究商业模式的类型、创新及价值创造的路径与O2O创业失败的相互关系;最后,研究方法上,现有关于O2O-BM以及创业失败的文献较多运用理论陈述或案例研究的质性分析方法,较少运用规范计量方法来获取结构化的数据源开展实证研究。总之,已有文献缺乏在O2O创业失败这一具体情境下通过整合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以及归因视角来对其进行分析。 更进一步地,O2O及其创业失败现象产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顾客主导、万物互联、边界模糊且充满不确定性为其主要特征[22],传统理论(例如商品主导逻辑、规模经济)大多根植于强调有形产品、专业化分工和规模效应的工业经济时代,对新现象的解释力度极为有限,新的组织业态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支撑,以解释网络经济时代下商业经营本质、产业组织形态等一系列新问题[1],因此,服务主导逻辑和互联网经济学应运而生。不同于商品是核心而服务是从属、强调有形产品的性价比、质量、技术等要素的商品主导逻辑,服务主导逻辑认为服务是一切经济交换的根本性基础,有形产品只是传递服务的载体,消费者更加关注于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一站式、以客户为导向的定制化解决方案[23];而互联网经济学主要致力于网络经济时代对产业组织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旨在厘清互联网新情境下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快速增长的路径[1,22]。 因此,本文针对O2O创业失败这一典型商业实践,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和互联网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实证检验O2O-BMI与创业失败的关系。首先,构建O2O-BMI与创业失败的关系框架,给出相应理论假设;然后,选取2013-2016年创立且已倒闭的O2O企业作为样本,借助文本挖掘及案例调查法对各构念进行测度,并建立层次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开展讨论和给出结语。 2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2.1 理论框架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