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50(2019)06-0017-12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借助后发性优势与人口红利高速发展,相较于欧、美、日、韩等先发国家,在更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引起了各国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着产品与技术换代更新加快、全球化市场竞争加剧、劳动力和资源成本攀升等多方压力。 2015年国务院颁发《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发展纲领性指导文件,提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发展基本原则,要求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据此,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更加准确地感知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通过动态管理企业内部资源,识别并获取相应的企业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性成长和发展。 中国民营制造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天生对市场环境敏感且机制灵活,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投入力度较大。然而,不同于中国国营制造企业与外资制造企业,不少民营制造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尚未积累起强大的技术能力,面临着管理与运营经验尚显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课题。在此情况下,研究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敏锐感知市场环境的变化,并有效应对的机制,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作为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能力之一,在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动态能力引入中国企业的研究中。部分研究学者开始探究和论证动态能力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组织绩效提高的有效性与影响机制,尝试从组织学习、企业家素质、领导力等角度探讨不同因素对动态能力构成和提高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中融合不同因素系统性地探讨动态能力构建机制的研究仍相对不足,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构建动态能力的整体画像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 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构建其动态能力?本文在此研究旨趣的关照下,回顾了动态能力“机能论”与“产生论”文献,在引入日本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构建机制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中国吉利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2012-2018年数次对吉利汽车以及中国汽车产业的相关人士的调查访问,探索并尝试系统性地阐释了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机制。本研究发现:由于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先期经验、资金、技术等资源积累相对不足,企业发展环境变化加剧,组织制定计划的不确定性增加,非计划突发应对式动态能力发展路径成为主导;由于中国民营制造企业“感知、补足、重构”过程时间缩短和员工离职率偏高,动态能力主体范围缩小并集中于多样职能背景出身的高层管理者;同时需要强化组织外部支持,建立全职能对接式产学联盟,在员工入职前培养中层和基层员工的组织常规能力,从而支持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组织基本职能运行。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综合组织学习、领导力等不同影响因素,从构建路径、构建主体和组织特征三个方面系统地阐释了动态能力的构建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动态能力“产生论”的理论研究;第二,基于中日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构建机制的对比,引入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发展情境,对先期经验与资源积累相对不足的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组织特征,构建东方特色企业治理理论。 二、理论背景 20世纪90年代Teece和Pisano提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指出通过感知机会和威胁,整合和重构资源,助力企业及时有效地动态适应外界变化,突破了战略定位论与资源基础观等静态研究的极限。然而,现有动态能力的研究成果大多属于动态能力的“机能论”研究②,探索和揭示组织及时有效地动态适应外界变化的动态能力本身从何而来的“产生论”研究③仍存在欠缺(宝贡敏和龙思颖,2015;Leih和Teece,2012)。动态能力“机能论”的兴起和推广引起了实践界和学术界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动态能力“产生论”的欠缺限制了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研究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丰富的动态能力“机能论”研究 对于动态能力的“机能论”研究,学界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宏观理论层面的探究和具体个案的阐释两种类型。在宏观理论层面的探究方面,学界探讨了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动态能力的测量方法等内容;在具体个案的阐释方面,学界探讨了动态能力影响组织常规的变化机理,动态能力及时有效地助力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作用机制,论证了动态能力对企业持续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性。 虽然学术界基于“动态能力特征”的角度和“动态能力作用过程”的角度对动态能力概念存在不同的界定(Winter,2003;Teece,2007;冯军政和魏江,2011),但在不同表述形式与划分方法的背后,本文认为其共同阐释的是:动态能力属于组织改变的高阶能力,是组织带有目的性地感知并辨认机会或威胁,通过保护、强化、统合或重置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机敏地抓住机会或及时应对威胁,从而持续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或发展过程。 由于动态能力概念的界定不统一,理论内核不明确导致动态能力维度的划分也没有统一(Teece,2007;Wang和Ahmed,2007),但基于动态能力概念界定的组织认知角度和组织过程角度,本文认为可将不同的动态能力划分维度整合为:“感知能力”,即收集与创造、学习与解释顾客、上级供应企业、协作企业、竞争对手的技术等方面信息,把握周边事业领域动向的信息;“补足能力”,即基于对机会或威胁的感知情况,构建新的管理流程、组织构造与意思决定的准则,同时招聘与培养相关人才,促进人才组织化与组织同一化,另外还需要发挥领导力、投资新事业;“重构能力”,即在感知机会或威胁后做出的补足行动,如知识管理,激励体系设计,分权化,新事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