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环境:一个超越反馈的概念

作者简介:
张剑,张莹,北京科技大学 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巩振兴,聊城大学 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张剑,国土资源人才评价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812 张剑(1967- ),女,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国土资源人才评价开放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巩振兴(1984- ),男,聊城大学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通讯作者);张莹(1991- ),女,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反馈是组织中常用的激励策略和行为矫正工具,但是关于反馈和绩效关系的不一致研究结果使得管理者不清楚如何反馈才能提高绩效。反馈环境超越反馈的地方在于强调反馈的多维复杂性、接收者对反馈有效性的建构和鼓励反馈寻求的氛围,针对反馈环境的研究能够弥补反馈研究预设二元对立关系进而孤立对比反馈的作用、忽视接收者对反馈的建构、未体现反馈双方互动的不足,从而较针对反馈自身的研究而言能够得出更为一致的预期结果。本文基于对反馈研究困境和出路的分析,介绍了反馈环境这一超越反馈的概念及其对反馈的超越性,探讨了反馈环境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引言

       反馈是组织中常用的激励策略和行为矫正工具(Ilgen等,1979)。虽然现有文献大多认为反馈对绩效的提升有利(Andiola,2014),但也有元分析发现38%以上的反馈对绩效提升有负效应(Kluger和DeNisi,1996)。这种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导致管理者不清楚如何反馈才能提高绩效。研究者认为两者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在于,一是简单采用二分法把反馈按照效价、作用方式和对象进行区分,考察反馈的单一维度影响,不能反映反馈全貌(van der Rijt等,2012);二是忽视了反馈接收者对反馈的建构(Gabriel等,2014);三是未考虑接收者的反馈寻求对双向沟通有效性的提升(van der Rijt等,2013)。事实上,反馈行为与反馈源、反馈信息、反馈准确性等属性交织在一起,受到个体对反馈建构的调节作用,共同影响反馈效果(Steelman和Rutkowski,2004),因此将各维度割裂开来的研究均无法反映个体对反馈的认知及反应规律(van der Rijt等,2013)。

       Steelman等(2004)提出了反馈环境概念,从整合角度关注反馈接收者对反馈源可信性、反馈质量和方式、积极和消极反馈的准确性、反馈的可利用性和反馈寻求支持的感知,体现了反馈的复杂性,突出了反馈接收者对反馈有效性的建构,关注了鼓励反馈寻求的作用。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反馈环境对个体明晰绩效标准、提高工作绩效、增加认同感、减少组织政治行为均有积极影响(Gabriel等,2014;Young和Steelman,2014;Harrison和Rouse,2015),能够超越反馈而得到更为一致的预期结果(Peng和Lin,2016),解决了反馈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理论上为澄清反馈与绩效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概念基础,在实践中为通过反馈提高绩效开辟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回顾反馈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介绍反馈环境这一超越反馈的概念及其超越性,探讨反馈环境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从而确定反馈环境概念的价值,为未来的反馈研究提供方向。通过分析,本文不仅探索到在反馈过程中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反馈环境,而且还揭示了反馈环境对绩效的作用路径,从而为管理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反馈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反馈是反馈源根据反馈接收者的言语、行为等表现所做出的信息确认和回馈反应(格里芬等,2010)。关于有效反馈的特点,研究者按照二分法的原则对比不同类型反馈的影响(van der Rijt等,2012),将反馈理解为简单的从反馈源到接收者的信息传递过程,忽视了反馈过程的复杂性(van der Rijt等,2013),从而导致了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困境(Zhou和Shalley,2008)。

       第一,积极反馈还是消极反馈?根据效价可以将反馈区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尽管大多数研究发现,积极反馈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Martocchio和Webster,1992),但DeNisi和Kluger(2000)却发现,不准确的积极反馈反而会误导反馈接收者,增加工作失误,进而降低工作绩效。消极反馈不利于个体的绩效(Steelman和Rutkowski,2004),但当消极反馈以信息性而非控制性的方式传达(Zhou等,2009)且反馈源的可信性高时(London,2003),消极反馈反而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绩效。国内的研究也表明,积极反馈并不总是比消极反馈更能促进绩效的提高,其作用同时还取决于反馈内容(章俊华,2008)、反馈风格(李磊等,2012)、反馈源特点(李东方等,2013)等。

       第二,信息性反馈还是控制性反馈?根据传递的方式可将反馈区分为信息性反馈和控制性反馈。一些研究表明,信息性反馈能促进工作绩效的提升,而控制性反馈会阻碍工作绩效的提升(Pittman等,1980;Zhou,1998)。但Zhou(1998)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控制性反馈所带来的绩效并非总是低于信息性反馈,反馈方式对绩效的影响还取决于反馈效价,控制性的积极反馈所带来的绩效大于信息性的消极反馈所带来的绩效。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在实践中很难区分控制性反馈和信息性反馈,二者对绩效产生交互作用(Harrison和Rouse,2015)。

       第三,能力反馈还是任务反馈?根据针对的对象可将反馈区分为能力反馈和任务反馈。有研究发现,能力反馈会阻碍绩效的提升,而任务反馈能将关注点放在具体任务上,会促进绩效的提升(Amabile等,2004)。但也有研究发现,反馈的可利用性强(Ling等,2015)和对反馈寻求的支持能够促进个体心理需求的满足(Anseel等,2007),在此情况下使用能力反馈能够提升工作绩效(Dahling等,2015),而在相反的情况下使用任务反馈则会降低工作绩效(London,2003)。

       第四,频繁反馈还是不频繁反馈?早期关于反馈的文献认为,反馈越频繁绩效就越高(Salmoni等,1984),但也有研究证明反馈越频繁任务绩效越低(Chhokar和Wallin,1984)。Lam等(2011)的研究则表明,反馈频次和任务绩效的关系呈倒U形。Andiola(2014)发现在反馈接收者需要反馈的时候及时给予高质量的反馈对提升个体胜任力和外部控制感进而提高绩效具有正向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