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行业巨头,如世界电信(World Com)、安然(Enron)、宝丽莱(Polaroid)等,都在激烈的行业变革中折戟沉沙。为什么这些业内公认的具有极强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没能持续辉煌,曾经的竞争优势成为变革发展的掣肘[1],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衰落?组织惯性,被认为是解释此类现象的关键所在[2-4]。随着科技进步速率加快所引发的产业动态性与不确定性的日益加剧,企业组织惯性日益受到理论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5,6]。一些学者指出,对企业组织惯性表现形态的认知模糊与组织惯性产生根源的认知缺位,是大多数企业变革失败的主要原因[7,8]。 现有研究通过对企业组织变革实践的关注,从不同侧面和视角对企业组织惯性进行剖析和解读。从组织惯性的表现形式看,在不同的研究中,采用了结构惯性[9,10]、行动惯性[11]、战略惯性[1,12]、文化惯性[13]、认知惯性[14]、知识惯性[15,16]、资源惯性[17]等概念对企业组织惯性进行界定和描述。Hannan and Freeman[10]最早提出结构惯性的概念,认为结构惯性来自于可复制和稳定的组织结构,制度化、标准化和惯例化是其基本构成要素,并指出结构惯性的存在会阻碍企业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变革。经过后续研究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涵盖管理结构、组织文化、惯例、资源集合以及组织制度等在内的广义结构惯性概念框架。Tsai[11]采用行动惯性的概念描述组织重复使用的流程、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引起的组织行为的持续性和难以改变性。Hopkins et al.[18]认为战略惯性具体表现为高层管理者未能及时感知和理解外界环境的改变以及未能对这些环境改变做出快速回应两方面。刘海建[12]则从三个层面识别企业战略惯性的表现,分别表现为来自于资源和惯例的竞争能力惯性,来自于企业家、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战略执行惯性,以及来自于行业标杆影响和先前成功经验的战略导向惯性,并提出战略惯性会在三个层面上抑制动态环境中的组织创新。陈传明和张敏[13]则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了组织文化惯性的表现及其对变革的阻碍作用。Liao et al.[15]所提出的知识惯性包括使用惯例化的问题解决流程、使用原有的知识获取渠道和遵从过去的知识及经验三方面的具体表现。对于组织惯性的产生根源,现有研究普遍认同认知和行为是企业组织惯性来源的基本维度。Stainback et al.[6]指出认知上的偏差和偏好构成了组织惯性的认知基础。孟庆伟和胡丹丹[19]提出认知上的心理障碍是生成组织惯性的深层次原因,并借助马斯洛的标签化理论,从注意中的标签化、感知中的标签化、学习中的标签化、思维中的标签化等不同层次进行研究。Millerand Chen[20]的研究发现企业组织的竞争惯性来源于战略性行为和战术性行为两方面。在认知和行为两个维度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基于对组织惯性表现形式的理解,指出路径依赖性[21,22]、组织结构[23]、内外部资源[8]以及组织文化[24]等也都是企业组织惯性的来源。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普遍认同企业组织惯性在表现形式及来源上的多维度与层面性特征[11],并基于不同视角对组织惯性进行界定和具体研究,对组织惯性的来源进行探讨。但囿于研究视角和关注重点,不同研究对企业组织惯性的表现及其来源的认知界限交叠、层次各异,整体上呈碎片化状态。而对于现实中的企业管理实践而言,在动态环境下的组织变革中,企业组织惯性的应对是一个系统有序的行为,迫切需要一个界限清晰、层次分明的企业组织惯性一般性分析框架,以明晰其表现形式、探讨其形成归因、进而理解其作用机理,从而形成针对性的管理应对策略与解决方案。 组织变革中组织惯性的效用显现为本文提供了适宜的探讨企业组织惯性表现架构的一般性分析框架的切入点。因此,本文选择产业环境剧变中的典型企业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通过对其在不同层面变革中的组织惯性表现的观察与分析,探索构建企业组织惯性表现架构的一般性研究框架。近十年,在新一代产业技术席卷下的胶卷产业、消费电子产业,以及手机产业,为企业组织惯性的观察和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在具体研究中,选择在产业技术变迁中迅速衰落的柯达、索尼和诺基亚三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应用内容分析和典型事件分析,对三家典型企业不同层面组织变革事件的纵向梳理与横向对比,探索研究企业组织惯性表现架构的来源载体、表现形式与显现路径。 二、研究设计 1.方法选择 本文采用跨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对企业组织惯性的表现架构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理论建构,案例研究方法能够对某一特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理解其内部机理,对现有理论进行检验、修正和发展[25]。相较于单案例研究,多案例研究能够形成类似于准实验逻辑的研究设计,提供一般性且更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其构建的理论也更加“健壮可靠”[26]。而通过跨案例的对比能进一步深层次观察在多个情境下发生的进程和结果,提高相关发现在其他情境中的适用性[27]。 2.研究流程 企业组织惯性仅当组织变革时得以显现[8],因此,可从组织变革的不同层面识别组织惯性的来源及表现[28]。本文基于典型案例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大量质性资料,通过内容分析逐级编码,随后借助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典型事件分析完成企业组织惯性表现架构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步骤:①根据研究主题选择研究对象,进行案例数据信息的搜集;②对案例数据进行归类、关联性和概念化的三级编码;③应用聚类与多维尺度分析对组织惯性的来源载体进行维度与变革层面分析;④采用内容分析和典型事件分析识别企业组织惯性在不同变革层面的表现形式;⑤基于组织变革的过程视角,探讨企业组织惯性的显现路径与表现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