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内横向整合与国际化所有权优势

作者简介:
黄嫚丽(1978- ),女,广东汕尾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与中国企业国际化,E-mail:huangml@scut.edu.cn;赵妙荻,蓝海林,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广州 510641)。

原文出处:
管理学报

内容提要:

构建了中国企业国内横向整合与企业国际化所有权优势的逻辑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基于二手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国内地域多元化程度与资产优势正相关,与制度优势呈U型关系;制度优势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国际化程度对制度优势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呈负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解释中国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突破口在于制度优势,提出的新型所有权优势形成机制丰富了OLI的内涵,同时又回应了当前国际学术界关于关注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行为的母国制度效应的呼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字号: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新”趋势:①大批传统出口加工的外向型企业开始转向内销,或一些曾经开始以海外业务为增长重点的企业开始转向以国内市场为重点。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出现激增,其中,有相当一批中国企业收购了发达国家的同行业企业,这种逆向跨国并购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这两种趋势从表面上看并无直接联系,但实质上存在共同点: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化战略行为与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这种重要性体现在:①相当多的中国企业一直凭借着国家特定优势而非OLI(折衷)范式中的3种优势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当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共享了这种国家特定优势时,出口导向企业“回到”国内则无优势可言。由此,出口导向企业转内销的实质是要根植于母国,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互动中重新建立其一直缺失的所有权优势。②同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能成功,可能出于以下原因:从并购发生的角度看,中国市场的规模和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是跨国并购中提高谈判能力的关键[1];从并购整合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中所建立的能力是有效整合国外企业的基础。

      事实上,国内市场对企业国际化战略及竞争优势的影响早在我国加入WTO,即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时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变得极其重要,并且国内国外无法割裂。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到底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行为,才能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基础?对此,本研究聚焦于一些已经具备了较高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并对这些先锋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找寻国内市场与国际化之间的逻辑联系,发现这些企业在坚持主业集中的同时,通过对国内市场实施横向整合战略,改变国内的市场结构或价值链分布,建立独特的特定优势,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

      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国内横向整合与国际竞争优势的关系?放入OLI范式框架内,该问题转化为:横向整合对提升企业所有权优势有何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参与了“修正OLI理论范式”的学术大讨论中关于母国效应的讨论[2]。传统的OLI范式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3],其中,所有权优势是国际竞争优势的直接来源,然而,近年来兴起的中国等新兴市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已无法被传统OLI范式所解释。DUNNING等[4]指出了OLI范式的修正方向,表明增加对制度内涵的研究,尤其是增加对“制度优势”这一新型所有权优势的研究,是OLI范式对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行为解释的未来研究关键。换言之,母国效应产生的新型所有权优势是解释中国等新兴国家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为此,本研究提出分割的国内市场为中国企业构建国际化所有权优势提供新的机制,中国企业针对分割的国内市场的横向整合行为可能有利于新兴所有权优势的建立,这是一种具有中国情境特征的母国效应,本研究以构建中国企业国内横向整合的行为与国际化所有权优势间关系的概念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以期从理论上解释国内横向整合行为与企业国际化所有权优势的逻辑联系,解答新兴国家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为扩展OLI范式的制度内涵及修正提供新的视角和证据。

      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1.1 国内横向整合程度与国际化所有权优势的关系

      横向整合概念出自于古典经济学,是指市场体系中相同环节的合并[5]。具体而言,有两方面的内涵:①企业把某一类或某几类产品或服务从原有市场扩张到其他区域市场;②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追求垄断以及增强市场势力的行为,具体方式包括新建和并购。可见,在第一方面的内涵中,企业在横向整合中必然要克服跨区域的进入障碍,这些障碍中有一些是市场机制导致的进入劣势,例如,某个区域市场消费者尤为成熟、竞争尤其激烈,而有些则是制度因素导致的非市场障碍。传统理论认为一国之内跨区域的障碍和成本是极少的,远低于跨越国界的成本,因此西方情境下国内的横向整合主要表现为对市场垄断和市场势力的追求(即第二方面内涵),然而,处于经济转型过程的中国则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市场复杂而分割的特征已经直接塑造了中国企业极其独特的国内经营环境。所谓分割,一方面指由于自然条件因素造成的国内不同地区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例如,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东西南北部省份在不同的行业一定程度地出现不同的消费行为和需求偏好;另一方面,分割是制度安排的结果,钱颖一等[6]提出中国的经济运作采用的是以区域“块块”原则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地区的(即块块形式)层级制形式。中国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和税收等政策向地方放权的过程造就了地方利益主体或地方保护(本位)主义的发展格局,分权式改革一方面造就了地方发展专门产业的目标冲动,同时也形成了以行政划分(而非经济范围)为格局的地区经济分割。其实,国内经济学界对中国市场的分割性特征已经形成共识,区别仅是这种分割性在提高还是下降[7]。中国市场分割是制度选择与安排的结果[8],在这样的制度设计造成的分割市场下,中国企业进入不同国内地区市场(特别是跨省)面临着差异显著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压力,企业在追求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战略选择和行为。同时,这种分割也导致中国国内形成若干“小市场”,众多行业充斥着成千上万家分散的中小企业,产业集中度相当低。鉴于此,中国企业在母国所进行的横向整合具有独特的意义,改变了企业获取、运用以及组合资源的一般路径,进而形成不同的能力;这种战略行为为中国企业构建国际化所有权优势提供了新的机制。为此,本研究根据横向整合的两个方面内涵,选择国内地域多元化程度与国内横向并购次数作为国内横向整合程度的替代变量,讨论它们与所有权优势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