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以团队为基本运作单元的组织模式的日益盛行,如何获益于团队合作成为企业管理的焦点问题。针对欧洲和美国各行业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约有65%~95%的员工甚至在同一时点拥有多重团队成员身份(O'Leary和Mortensen,2011)。因此,理论界和实务界多年来持续对团队合作行为开展广泛的探索。在过去20年中,组织管理领域涌现了大量诸如团队学习、团队断裂带、共享心智模式、交互记忆系统、信任、心理安全以及团队集体认同之类的新兴构念(Cronin等,2011)。这些团队层面的构念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团队合作的过程机理,进而为团队管理实践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然而,虽然自霍桑实验发现“非正式群体”开始,人们即认识到非制度形式的子群体在团队中广泛存在,而且子群体的存在以及多个子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往往决定了整个团队的过程和产出①;但是,现有团队研究大多聚焦于制度层面的团队形态,对于这种“隐性”决定团队过程和产出的子群体或派系分化的现象关注甚少。 事实上,团队内分化出多个子群体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在家族企业的团队中,成员可能基于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形成家族和非家族小圈子(Minichili等,2010);合资企业高管团队的成员往往会基于国籍等因素形成不同的派系,进而影响整个团队的运作(Li和Hambrick,2005);在并购后企业的团队中,来自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成员往往也会各自形成相互之间泾渭分明的小圈子。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建立伊始就提出了圈内(ingroup)和圈外(outgroup)下属群体结构形态(Blau,1964)。团队内子群体的广泛存在,日益使组织管理工作面临重要挑战:组织要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下不断提高工作团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就必须对团队内子群体进行整合和协调,以促进子群体间的高效合作(Lau和Murnighan,2005)。 按照最优差异性理论(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Brewer,1991)和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Tajfel和Turner,1979),团队成员总是试图在保持独特性和相似性之间取得平衡,进而形成圈内人(insider)和圈外人(outsider)认知,最终形成由多个“隐形”子群体或派系构成的工作团队。基于生物进化理论,子群体间的差异性有利于整个群体的发展和进化(Wright,1964),这也说明团队内子群体的产生与持续存在具备坚实的基础。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对子群体间的互动过程及其绩效机理知之甚少:子群体间有可能会互相制衡从而降低组织风险,也有可能产生激烈的冲突从而对团队形成破坏;子群体内的个体可能由于高度同质而产生很强的凝聚力,继而产生互相支持的同伴效应(Wittenbaum和Stasser,1996;Gibson和Vermeulen,2003),也有可能迫于子群体内的从众压力,为了维护子群体利益而损害整个团队的利益(Chen和Chen,2009;Bezrukova等,2009)。 可喜的是,近十年来关于团队内子群体关系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者们发现,团队中子群体的存在,可能使团队成员产生圈内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群际偏见(intergroup bias)(Lau和Murnighan,2005;Li和Hambrick,2005;Bezrukova等,2009),这会导致团队互动过程中的冲突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团队成员精细化加工信息的程度(Van Knippenberg等,2004;Homan等,2007),可能因团队信息的深入讨论而促进团队合作。本文将在随后部分致力于全面、系统地对本领域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并尝试提炼一些有待未来深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 二、团队内子群体间关系相对于传统群际关系的独特性 在组织行为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群际关系(inter-groups relationship)研究曾经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很大的理论进展(Tajfel和Turner,1979;Hewstone等,2002)。但是,团队内子群体间关系(inter-subgroups relationship)和传统群际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子群体间关系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群际关系研究的出现缘于社会分类理论(Tajfel等,1971)的发展。众多学者发现,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会自然进行社会分类,即人们更加喜欢和信任与自己相似的个体,同时歧视与自己相异的个体,这种感知使圈内—圈外边界在人们的意识中逐渐形成并变得清晰(Tajfel等,1971;Hogg和Terry,2000)。群际互动描述的就是不同群体中的人们看待彼此的态度和相互接触中的情感、认知和行为过程。在社会分类过程中,个体会产生圈内偏好和群际偏见:圈内偏好是指个体会更加积极地看待所在群体的成员,而群际偏见是指个体会对所在群体外其他群体的成员产生敌意和歧视。社会分类过程发生后,个体被赋予明确的社会身份,即被贴上归属于某一群体的隐形标签;这会使得个体对所在群体产生特殊情感,最终影响个体在群际互动过程中与圈外个体的相处(Ashforth和Mael,1989)。 群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竞争导向,每个群体都致力于实现各自的绩效目标。在群际互动过程中,各个群体会激烈地争夺资源;并且群体之间的相似度越高,需要争夺的资源就越相近,群体感知到的威胁就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Kilduff等,2010)。因此,以往的群际关系研究大多基于竞争格局,主要聚焦于群际偏见、群际竞争等问题(如Hewstone等,2002;Kilduff等,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