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组织记忆对于理解动态复杂的组织现象和提升企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组织记忆概念的表述和界定,因不同学科以及研究者的不同学术主张和偏好而异,至今仍没有达成一致[1]。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组织记忆是个多维度的构念,它不仅涉及组织各种知识的获得、保持和提取等多个方面,而且是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在组织记忆的测量上,部分学者们亦在不断努力探索多维度的量表开发。最具代表性的是Moorman和Miner[2]开发的包括组织记忆水平和散播两个维度的10个测量项目的量表,Kyriakopoulos和Ruyter[3]修正的包括过程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两个维度的6个测量项目的量表。从已有文献来看,现有的组织记忆测量仅从静态角度测量组织记忆的水平,而从动态角度测量组织记忆传播过程的分析还相对薄弱[4],尽管Moorman和Miner的量表中涉及了组织记忆的散播这一维度,但是从其测量题项来看,研究者测量的仍旧是组织记忆共享的程度或结果,而未能度量组织记忆传播的过程。按照Moorman和Miner测量工具开展实证研究后,我们将很难判定信息获得的形式、信息保持和提取的机制、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活动安排与其他管理变量的关系,也难以提出指导实践中组织记忆管理的建议。 鉴于此,我们综合以往学者理解,将组织记忆界定为组织成员获得、存储和提取组织存储的集体性信念、行为惯例、知识和经验以影响当前决策的过程。并参照Churchill[5]的量表开发程序,从记忆传播过程角度开发了组织记忆的测量量表,并检验了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首先,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获得组织记忆的15个典型短语,并通过反向归类;剔除与预想归类不一致的短语,形成13个典型短语,依据13个典型短语,结合文献语句,按照题项冗余的原则,本文最终得到17个题项;其次,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问卷进行修正,得到13个题项的短版量表,并对这一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再次,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多种结构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到组织记忆一阶三因子结构;最后,指出了相应的结论、启示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二、组织记忆的维度识别与题项生成 1.测量维度 正如前文所述,本文将组织记忆界定为组织成员获得、保持和提取组织存储的集体性信念、行为惯例、知识和经验以影响当前决策的过程。结合以往有关组织记忆的测量量表的维度划分,笔者将组织记忆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命名为获得、保持和提取。各维度的操作性定义见表1所示。
2.组织记忆文献语句的归类整理 本研究根据已有的30篇组织记忆研究领域的重点文献对于组织记忆的三个维度——记忆获得、记忆保持和记忆提取的相关描述,共收集到文献语句35个。这些重点文献均来源于国际顶级的管理学期刊,对于这些管理类期刊的排名和影响力,国外学者也进行过研究和比较,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15]。之后,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语句进行编码,共得到50个短语,再对这50个短语进行归类整理,合并内容相近或以不同方式说明的短语,最终得到15个典型短语(见表2所示)。 3.内容效度评价 本文应用反向归类的方法,以检验归类范畴的适当性。即先让归类者知道各类别及其操作性定义,然后让其将各题项放入类别中[16]。实施主体由一名博士生和两名硕士生构成,三名学生都是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在战略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文章,两名硕士研究生已经完成该领域研究相关的硕士论文写作。结果表明:(1)完全与预想归类一致的典型短语共有12项,占80%;(2)两人及以上与预想归类一致的典型短语共有13项,占86.6%;(3)两人与预想归类不一致的典型短语共有1项,占6%;(4)完全与预想归类不一致的典型短语共有1项,占6%。从典型短语“记录保存”文献来源看,指的是组织记忆作为组织学习过程的终点,此处有两位研究者将其归为保持这一维度,但这一短语实际是属于记忆获得,在表述上存在歧义,故将其删除,短语“沟通网络”是记忆保持的方式,但从语义上看成员通过沟通网络提取或获得记忆,因此这一短语也存在歧义,将其删除。删除两人及以上与预想归类不一致的典型短语,还剩13项。具体结果见表2所示。
4.量表生成
三、组织记忆量表的预试与分析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根据上述17个题项,应用Likert 5点量表,形成组织记忆初始量表。该量表共包含17个问题。用此组织记忆初始量表,对东北财经大学2010级MBA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该问卷进行预测试。本研究采取现场发放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5份,回收率为92%;问卷中所有测度问项都回答完整的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50%。企业所属行业涉及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和建筑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包括职工人数从100人以下到1 000人以上的不同规模企业。这些样本企业并非同质性的企业组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男性占43.3%,女性占56.7%;本科学历占80%,硕士学历占20%;;工作年限为1-5年占76.7%,6-10年占20%,11-15年占0.3%;在单位性质上,企业单位占86.7%,事业单位占6.7%,公务员系统占6.6%;在岗位属性上,基层员工占66.7%,中层管理者占30%,高层管理者占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