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经济危机下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战略选择,是企业决策者面临的挑战,也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而创业研究可以为此提供新的视角。 传统意义上的创业是指创立新企业。而从广义上讲,创业是指在企业各个职位上,个体或团体有目的地提供创新服务的活动,它不仅是指创造新产品的过程,而且包括了在组织设计、领导和融资等各个方面的创造性行为。与此相对应,创业者不仅是企业中有地位、有头衔的人,而且还包括在企业内部所有具有创业洞察力和创造力的人[1]。洞察力和创造力来自于人的主观认知,因此,需要深刻意识到创业者主观认知在创业过程中的地位,忽视组织内部成员的主观认知,将无法获取组织创新的动力。当然,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是随机的,非决定性的,过度重视人的主观认知会使企业的发展处于一种随机而非稳定的状态。所以,应该对创业者的主观认知在创业过程中的地位有一个合理的判断。 但是,现有的研究对创业者主观认知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解。例如,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认为,创业者是一群具有特定个性和心理特征的人,把创业能力看成是天生的,完全否定了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业的行为。事实上,已经有研究证明,创业者个性、心理特征、社会特征与创业决策之间并不具有因果关系。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环境会影响创业者个性特征,从而影响创业行为。这种观点无法解释在相同文化背景下创业者特征和创业过程的不同,原因就在于它把外因看成了决定因素,而忽视内因,即创业者认知的作用。早期的资源观认为,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如灵敏的决策、独创性和远见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可模仿的资源,从而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如何赢得竞争优势。但是它忽视了主观性的作用,无法回答“为什么创业者更易于发现机会和具备有效使用资源的独特能力”。社会资本观认为,创业者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来获取相关信息,从而识别和把握创业机会。但是,这个观点仅仅看到了创业者主观能动性的一个方面,即利用关系资源的能力。要理解创业行为,还需从更加宽泛的角度进行研究。 对主观性认知研究最多的是经济学中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它以“人的行为”为分析单位,回答了创业者“如何发现创业机会”的问题,如创业警觉论。创业机会观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对如何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研究。但是这些观点只看到主观性的作用,却忽视了创业资源等要素对主观性的影响,因而无法回答“企业如何进行可持续创新”这个问题。 由此可见,需要对创业者的主观认知能力有一个综合的认知,不能只分析创业者个人,也不能忽视对创业资源要素的分析。主观创业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认识上产生的[2]。它既发展了上述理论中关于创业研究的合理部分,又弥补了各自的缺陷。主观创业理论以奥地利经济学派关于人的主观性研究为主体,创造性地引入异质性资源的概念,把创业看成创业者发挥主观创造性,对创业过程中所应使用的各种资源及其使用方式进行判断的过程。主观创业理论认为,创业者可以通过持续学习和判断逐渐获取更多的资源,或是发现资源新的价值,从而持续保持所拥有资源的不可模仿性,保证企业“可持续创新”。在未来高度不确定的条件下,创业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易于发现机会和具备有效使用资源的独特能力”。总之,主观创业理论把创业者的主观性作为创业过程的必要条件,其表现形式是创业者的判断行为。因为资源是异质的,创业者通过判断,不仅能发现机会,也会创造机会。外在环境不会严格决定决策的选择范围,创业者可以通过自动选择创造充足的机会空间。本文首先解析主观性、创业判断、资源异质等相关概念,进而剖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文献基础上构建主观创业理论下的创业模型。 1 创业者主观性:内涵及其来源 1.1 主观性的内涵 人们在生活中,通常把主观性看作是一个贬义词,认为主观就是脱离实际,就是反客观,是对客观的否定和背离,甚至是一种应予以克服的空想、妄为的错误和偏见。其实,主观性不只是具有脱离实际,违背客观的一面,还有深入实际、改造客观的一面。正是由于主观性这一属性,人才能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主体。根据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地利经济学家Hayek(1955)的定义,主观性有三个层次,分别是偏好、知识和期望[3]。 个人偏好是主观性的第一个维度。显然,个体之间偏好不同,这点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也有所涉及,如消费者偏好、效用等概念。自愿交换就是主观性应用的一个例子。一个人愿意放弃某一个产品以获得另外一种产品,说明这个人偏好后一种产品。 知识主观性是主观性的第二个维度,它体现为知识在个体之间的不同,即个体拥有不同的隐晦和变化的知识。正如Hayek(1955)指出的,知识的划分对应着劳动力的划分[3]。知识主观性意味着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知识是带有主观性的。Lachmann(1986)认为,一个人所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作用,需要同它在实践中可能的使用相结合来解释,而这种解释的行为实际上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很显然,解释行为是具有主观性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