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整合、经营合法性与组织绩效

作者简介:
邓新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HEC商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4;田志龙,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陈煜,黄石市经济委员会,湖北 黄石 435003

原文出处:
管理科学

内容提要:

在当今社会,企业不再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地通过事项整合影响或改变环境以求获得更有利的地位。事项整合是组织对非市场事项进行前摄性反应的一种有效方法,探讨在非市场力量起重要作用的转型环境下事项整合、经营合法性与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事项整合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经营组织在主动影响制度环境进而实现组织绩效的过程中还应关注企业的经营合法性问题。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8 年 05 期

字号:

      1 引言

      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组织理论的核心议题[1]。Baron认为企业的经营环境中不仅包括市场要素,还包括非市场要素,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同时考虑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2]。DiMaggio和Powell认为法律与管制、行为准则以及文化认知倾向等非市场要素对组织行为的决定作用比市场要素更显著[3]。当面对制度化环境时,组织并不总是消极被动的,Oliver认为在强大的制度环境力量作用下的组织可以而且事实上也正在主动影响着它们的环境[4]。非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事项的形式,如社会公益事项、政治事项和环境事项等[2]。企业应对这些战略事项的方式之一就是将非市场事项整合到正式的战略规划过程中,如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将环境事项融入到其常规的战略规划活动中[5,6]。因此,事项整合是组织主动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主要是识别各种环境、政治以及社会公益等非市场事项,并对它们做出适当的前摄性反应[7]。可以说,事项整合为组织与环境关系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6,8,9]。

      2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Andrews等认为组织之所以对制度环境做出反应,是为了挖掘与利用机会或规避可觉察到的威胁[1]。Chaffee和Smircich等认为,事项整合可以关注外部环境中机会或威胁的变化趋势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变化,并将与事项相关的关键信息在组织内传播[7,9]。因此,事项整合实际上类似于一个产生、管理和处理战略事项的过程,从而保证组织的经营合法性和社会形象[7]。制度环境则要求组织服从经营合法性机制,参照现行的社会构架系统所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该机制识别环境中的强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压力,促使企业遵守社会公众一致认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8]。

      西方学者对于环境事项的研究较多,他们探讨了战略管理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关性[10,11],并进行了实证研究[12,13]。Douglas和Judge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将环境事项整合到战略规划过程中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2]。对于如何将政治事项整合到战略规划过程中的研究更多的是构建概念性模型[14]或者操作步骤[11,15],很少关注事项整合提升组织绩效路径中的经营合法性问题。

      Tornikoski和Newbert认为,制度环境的经营合法性机制不仅约束组织行为,也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社会地位并得到社会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比如组织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如公益捐赠)在公众中树立起负责任的良好组织形象,从而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16]。根据2002年度Cone企业公民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没有关注过公益、环保等事项的公司相比,频频涉足公益事项的公司其员工忠诚度大约高出25%;与此同时,80%的美国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关注过公益事项的企业的产品[17]。因此,企业仅仅有效率和绩效是不够的,其实现绩效的手段和方法还必须与社会习俗、价值观和期望保持一致[18,19]。

      企业通过事项整合强化了组织的适应能力,实现了组织绩效,但这种绩效的实现是否牺牲了组织的经营合法性,这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的转型经济环境下,这一问题更具现实意义。因为在转型经济中,虽然市场机制发挥一定作用,但是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非市场体系(如政府控制和社会网络等)获取资源[20]。因此,在非市场力量起重要作用的转型经济环境下,事项整合、经营合法性与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如何,企业通过事项整合是直接实现组织绩效,还是通过提升经营合法性间接地实现组织绩效,本研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事项整合实现组织绩效的路径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Figure 1 Research Framework

      3 理论分析与假设

      3.1 战略规划与组织绩效

      战略规划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没有定论。Steiner认为战略规划最大的优点是具有前瞻性,能事先模拟未来,并根据未来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形设计相应的对策[5]。Miller和Cardinal基于荟萃分析法发现战略规划与绩效间的正向相关性,他们认为正式的战略规划系统有助于企业对外部环境进行审查,并对其做出正确反应,从而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21]。但是,也有学者发现战略规划对组织绩效没有影响[22]。针对这一矛盾,Powell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认为,当企业的战略规划能力还不能被竞争对手模仿时,公司可以通过战略规划创造价值,但是一旦战略规划被普遍传播和应用,战略规划对企业绩效将没有影响[23]。基于此,中国学者武亚军和吴剑峰认为,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实施战略规划的企业在绩效上要优于没有实施战略规划的企业,这一结果最后得到了验证;他们认为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经济体,中国企业在战略规划的实施和规划能力的积累方面还存在显著的差异,所以提前学习并采纳战略规划的企业将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22]。

      Arrington和Sawaya认为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都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输入,即在战略环境分析环节中已经同时包含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24]。只不过传统战略管理将非市场要素视为静态的,并且是企业不可控的外生变量,而将政治、环境等非市场事项整合到企业的战略规划过程中,目的是动态、全面地理解和审查企业的经营环境,尤其是非市场环境。因此,事项整合实质上仍然属于战略规划的范畴,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11]。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