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双网络模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志勇,刘益,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 710049 张志勇,博士生。

原文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提要:

分析了知识在企业中的嵌入性。通过构建企业间社会网络和制度网络双网络模型,分析了嵌入于不同企业元素中知识的转移途径。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0 引言

      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为了拥有和创造知识,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积累,以及向合作伙伴学习两种途径来获得,前者需要承受巨大的时间和费用,以及失败的风险,而后者则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知识存量,及时应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然而,企业获得合作伙伴知识需要跨越企业边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阻碍,是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研究知识如何在企业间跨越企业边界转移、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过程和路径,显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现有企业间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关注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归结为转移知识特征、转移和接受企业特征、以及知识转移环境特征等方面,少量研究则分析了知识转移的过程和方式。王兆祥(2006)对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进行了分层研究,建立了知识转移过程的六层模型[1];缪小明(2006)根据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介质不同,提出了一个基于不同介质的企业间知识转移模型[2];徐金发等(2003)通过构建知识的情境维度,分析了情境与企业知识转移的互动关系,提出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模型和相应的两种情境模式[3];马费成(2006)、王越(2004)等则通过社会网络的方法,研究了知识如何通过企业间的人际网络有效转移[4—5]。这些研究都具有各自的学术价值,对于理解知识如何在企业间进行转移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均需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转移。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正式关系是一种渠道,企业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也是一种转移渠道。现有研究[6—7] 表明,企业间存在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和制度网络(Institutional Network)两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前者是企业间由员工所构成的非正式网络,后者是由企业间业务互动所形成的正式网络。本文遵循现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双网络模型,分析了企业间知识通过这两个网络转移的过程和方式,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知识嵌入于企业什么地方?知识如何通过企业间的制度网络和社会网络进行转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丰富现有的知识转移理论,加深对企业间知识转移过程的理解,指导企业有效获取合作伙伴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知识、知识转移与知识嵌入性

      企业中的知识是构造个体成员之间、群体之间和企业之间关系的企业原则[9] ,是体现在企业中员工身上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和存在于整个企业的技术、专利、制度、流程与作业规范等,以及所有企业结构中知识的总和。企业中的知识通常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易于编撰、可文本化的知识,可以通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并且在传播中本质一般不会发生变异;隐性知识则是复杂和很难编撰的知识,是主观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企业间知识转移被定义为企业被其合作伙伴经验所影响的过程[10]。 通过知识转移,企业获取了其合作伙伴的知识和经验,扩大了自己的知识存量。企业所获取的新知识,尤其是从外部获得的新知识,被认为是企业变化、产品创新和绩效提高的重要驱动力。企业间通过相互作用,包括人员流动,技术培训、沟通交流、专利转让等,知识资源得以跨越企业边界流动。要很好地理解在企业间转移的方式和途径,需要研究知识存在于企业的位置,也就是知识的嵌入性问题。

      企业的任何一种知识,都不能以游离态的方式存在,均依赖于某种载体,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也需以知识载体的转移和激活为手段。企业的知识主要嵌入于企业三种基本元素之中:员工、工具和任务。其中员工是企业的人员构成;工具指的是企业的硬件和软件,是企业的技术构成;而任务是企业的目标和意图。知识在企业间转移时,就涉及到知识嵌入元素的转移和调整[11]。

      1.1 嵌入员工中的知识

      这类知识为个人所拥有,体现为个人的专业技能、经验、诀窍和灵感等。企业员工可以分为高层团队、关键管理与技术人员、一般人员,越是高层和关键人员,其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越具有稀缺性,企业嵌入在他们身上的知识也就越具有经济价值。一些职业服务企业,如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企业知识嵌入于员工的特征更为明显,企业的知识水平表现为员工整体的知识水平。现有研究表明,企业知识中嵌入于员工身上的个人知识,无论是隐性还是显性的知识,均可以通过人员的流动和交流得到转移,企业间技术人员流动可以转移一般原理知识和专利知识,而高层管理人员交流则可以转移好的管理经验等知识[12]。

      1.2 嵌入工具中的知识

      这类知识属于企业物化的知识,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专利、技术和各种文档(电子文档、数据库)之中。企业现有的知识储备、隐藏在研发人员头脑中的产品设计知识、设计理念和价值等隐性知识,通过企业新产品和技术专利等表现出来,为企业创造物质财富。一些高科技公司,如美国的高通公司,其企业知识就表现在所申请和出售的各种专利上。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专利等物化知识是企业智慧的结晶,与嵌入在企业其他元素中的知识相比,嵌入产品和技术的知识易于获取与便于传播,在企业间更容易转移[13]。

      1.3 嵌入任务中的知识

      知识也可以嵌入在企业的路径和具体实践中,体现为企业的规则、流程、惯例和共同行为准则等,这些知识都是员工个人无法带走的知识,可以指导企业解决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和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交往方式。例如,一家公司的作业流程设计得非常好,即使公司里的某些工人或经理离职了,公司优秀的作业流程依然存在,并不会因此而消失。Kostova(1999)认为,企业的路径和程序是有价值、富于知识的,是企业成员在长期交往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活动原则与流程[14]。这类知识往往是企业独特、竞争对手无法模仿,决定了企业的性质和行为方式。由于嵌入在企业路径和程序中的知识依赖于企业特定的情景,使得这类知识在企业间转移较为困难[15]。我们将企业知识归纳为表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