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优秀企业家在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企业家的胜任特征也显得日益重要。首先,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国内企业家们面临经营环境更加复杂,目标约束变得更多元化。其次,中国完全实现WTO承诺后,所有行业和大企业都将直面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竞争优势的挑战,企业家的博弈对象将面向全球。再次,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大量知识型员工的出现,传统的直线型企业管理方式将变得缺乏效率,企业家需要领导自己的组织向创新型组织和学习型组织转变。在这些重要的转型期经济环境下,很有必要去考察企业家在其中获得成功的行为特征。本文试图分析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家的胜任特征的构成,并对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及路径进行探讨。 一、企业家胜任特征的研究回顾 胜任特征(competence)在国内也常称为“胜任力”,这一概念由McClelland在1973年发表的《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按照Parry(1996)的定义,胜任特征为“影响一个人大部分工作(角色或者职责)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他们与工作绩效紧密相连,并可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标准对他们进行测量,而且可以通过培训与发展加以改善和提高”。 经过30年的发展,国外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关于企业家胜任特征文献,其中亦包括一些经过实证检验的、有效而可靠的企业家胜任特征通用模型。例如,McClelland和Spencer(1994)提出具有普遍观测效度的胜任特征类群,包括成就类群、服务类群、影响力类群、管理类群、认知思考/问题解决类群、个人效能类群等6大类19项胜任特征要素。 Sashkin的研究提出,某些行为对企业领导者非常关键,它们对改善整个企业的绩效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行为包括:确定基于某种价值的愿景和指导思想;围绕愿景制定规划和措施,并指导和监督这些规划的实施;采取具体行动示范所推崇的价值观,并使这些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之中。Spencer等人(1993)对以前20年的管理胜任特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从成就、思维和问题解决、个人成熟、影响、指导与控制以及体贴他人等5个方面,构建了包括20项胜任力要素的企业家胜任特征模型。此外,一项日本的研究认为优秀企业家应具备“十项品德”和“十项能力”。“十项品德”包括:使命感、信赖感、诚实、忍耐、热情、责任感、积极性、进取性、公平、勇气;“十项能力”则指:思维决策能力、规划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对人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下级的能力、调动积极性的能力。 尽管国外现有的研究从胜任特征的内涵、结构与模型等方面都有着深入的探讨,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理论都存在本土化失效的风险。目前,国内在这个领域的实证研究刚刚兴起,时堪等人(2002)以BEI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探讨了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10项胜任特征,包括:影响力、社会责任感、调研能力、成就欲、领导驾驭能力、人际洞察能力、主动性、市场意识、自信、识人用人能力,但该研究未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仲理峰、时堪(2004)以18名温州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质化研究,提出了权威导向、主动性、捕捉机遇、信息寻求等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11项胜任特征。该研究与Spencer(1993)及时堪等人(2002)的通用胜任特征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分别有9项和5项胜任特征要素相一致,而仁慈关怀和权威导向是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独特的胜任特征。王重鸣、陈民科(2002)以220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研究样本, 提出了包含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两大类属的二阶管理胜任力模型,并比较了正职和副职在管理胜任力结构上的差异,其中正职更加突出了诚信正直与开拓创新两个要素。该研究没有说明是否用同一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CFA),结论存在一定的同源误差风险。柯翔、程德俊(2006)对30名国有企业高管进行深度访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控制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力、追求成就、遵从权威、团队合作能力、人际省察力和影响力等8项国有企业高层经营者的胜任特征模型,但该研究仅对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尚未进行验证性检验。此外,王垒等人(2004)从员工认知的角度考察企业领导者影响力的由来和结构,由此构建了企业领导者胜任特征模型,但从该研究设计过程来看,这一模型实为企业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力模型而非与企业领导者业绩相关的胜任特征。 总体看来,国内关于企业家胜任特征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诸多研究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各项研究的胜任特征条目大多来自访谈和文献回顾,由于受访者认知的差异,使得关于企业家个性、知识、能力、行为等不同范畴的内容,往往直接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分析。按照McClelland的观点,胜任特征包括多级的层次结构,表层的是关于绩效行为的表征,其次是行为背后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然后是更深层次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最底层则为自我意识、内驱动和社会动机。显然,如果研究人员不经过甄别,把属于不同层级的访谈素材和条目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因子提取,结构效度将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