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网络经济的崛起,传统企业组织的边界已越来越模糊,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组织与市场、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日益重视通过与不同组织和企业的合作来有效地整合各种内外部资源,人们对战略联盟的理解和研究范畴也由最初的股权式的生产联盟、契约型的技术联盟,发展为社会网络联盟。[1](83—91) 战略联盟被视为是一种基于企业间交换、共享或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的自发性活动。[2](19) 战略联盟的不断增加导致竞争内在本质发生了变化,企业在加强竞争的同时开始实现越来越多的合作,合作能力成为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社会网络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社会网络理论最初主要用于社会学问题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事实上,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与社会中其他个人或组织发生或多或少的关系,社会中的个体和组织及其彼此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共同组成社会网络的基本构架。 由于社会网络理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是各种“关系联结”,因而要认识社会网络,就必须了解“关系联结”及其特性。对于“关系联结”,最具开创性与代表性的研究来自于格兰诺维特,他通过引入了网络“力度”(Strength),将联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强联结(Strong Tie),即关系密切,且经常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是强联结;另一种是弱联结(Weak Tie),即关系较为紧密,或间接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是弱联结。[3](1360—1380) 在阐述哪种类型的联结力度更强(即在传递资源过程中更具重要性)时,格兰诺维特认为“弱”联结反倒更有“力度”,这是因为,强联结之间由于彼此很了解,知识结构、经验、背景等相似之处颇多,并不能带来进一步的新的资源与信息,所增加的资源与信息大部分都是冗余的,而如果在弱联结之间搭起某种形式的桥梁,就可以传递多种多样的资源。因此,增加强联结很少能增加新价值,而弱联结反倒会增加新价值,即弱联结是获取新资源的重要通道。 (一)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早在1916年就由社会改革家L.J.Hanifan提出, 当时被用来说明以商业和经济观点观察社会结构对人们的重要性。而对社会资本的深入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将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连接起来,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体或团体通过与外界的联系所积累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是与占有某种持久性的网络密不可分的,而这种网络是大家所熟悉的、得到公认的、体制化的社会关系网络。[4][5](14—25) 科尔曼(Coleman,1990)从社会资本的功能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它“使取得某些缺少社会资本就无法实现的结果成为可能”。[6](95—120) 他认为,个体通常情况下拥有三种资本: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财务与人力资本是个体自身的资产,是独立于其它个体的,而社会资本则代表了与其他个体的关系,它不依附存在于独立的个体,是寓于人际关系结构之中的,并为结构中的个体行动提供便利。[7] 与布尔迪厄相似,科尔曼认为,不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个体拥有的这种网络或多或少地包含了相互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关系。现在普遍接受的社会资本定义是个体或组织能够从其拥有的关系网络中获取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量,或者说是个体或组织与其他个体或组织之间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联系以及依靠这种联系来获取资源的能力总和。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个人或组织需要一定的资本才能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这种资本既可以是基于自身的(如实物资本、人力资本),也可以是基于网络联系的(如社会资本)。由于社会资本反映了个人或组织从其所处社会网络中获取资源的能力,因而个人或组织与外界的联系越多,就意味着当前或将来能获取资源的渠道越丰富,社会资本也就越多。 (二)结构洞理论 结构洞理论是伯特(Burt)在1992年提出的。[8] 他在借鉴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网络的路径依赖性,提出一个网络中最有可能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位置不是处于关系稠密“地带”之内而是处于之间,他称这种关系稠密“地带”之间的稀疏“地带”为结构洞(Structural Hole)。他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网络中存在关系稀疏“地带”(结构洞),那么,关系稠密“地带”就被这些结构洞所分隔,表面上看网络内的信息与资源难以交流和沟通,但正是因为关系稀疏“地带”或结构洞的存在,反倒为一些人将关系稠密“地带”联系起来提供了机会,使原来不相往来的“地带”因此变得活跃起来。可见,富含结构洞的社会网络比之拥有纯粹的关系稠密的网络价值更大,竞争优势更明显。更进一步来看,由于认识到结构洞隐含的潜在价值,于是一些行为者出于特定目的,就会寻求在结构洞之间架起某种形式的“桥梁”,而一旦这种“桥梁”得以生成,原有的社会网络就会发生结构上的变动,而这种变动的结果则是带来了原有网络的价值增加。事实上,伯特的“结构洞”理论与格兰诺维特的“关系联结”思想有关,即由于结构洞之内填充的是弱联结(Weak Tie),而弱联结在传递资源过程中更具重要性,因而社会网络因结构洞的存在而价值更大。然而伯特的“结构洞”理论更重视在网络中“搭起某种形式的桥梁”,由于搭桥会带来新关系与新联结的生成,也就意味着网络结构发生了更有利于信息和资源流动的变化,从而导致网络中社会资本的增加。 二、信任机制在战略联盟中的作用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部门)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网络组织。然而,在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成员企业间缺少相互的信任就会严重的损害联盟的成功,[9] 战略联盟的失败大多也被归结为联盟内部缺乏相互信任。[10] 约翰·库伦等认为,企业相互间的信任和承诺是战略联盟存在的基础。[11](223) 这是因为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实际上是基于一种对未来行为的承诺,而这种承诺既可以公开规定,也可以默契达成。不管怎样,只有彼此间相互信任,各方信守诺言,才能使这种承诺成为可靠的计划并最终得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