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05)02-0059-04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规范公司制改造以及完善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逐渐推进的重点。本文主要聚焦在战略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董事会的职能,以期为完善、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依据。 一、强化董事会战略决策职能——国有企业治理绩效提高的关键 从提高企业绩效的角度出发,公司治理所面对的问题有两类:第一是内部人的利益机制(The lncentive lssue)及其与企业的外部投资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兼容问题。第二是公司的管理能力问题(The Competency lssue),即由于企业领导层(董事会、CEO)的管理能力、思想方式与环境要求错位而引起的决策失误问题。董事会是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所组成的,是对内管理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的执行机构。作为被选择的股东代表,董事会期望利用他的诚信和能力去审视公司的战略和重大决策,并且根据股东和社会的利益去监督和监控公司的管理层。因此,任何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现代公司的基础是具有一个完善信息且能够很好地发挥职能的董事会。 事实上,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董事会在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中的职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突出表现就是企业的经营盲目性倾向十分严重。IC芯片业2003年一度十分热门,国内某些大型企业集团都竞相宣布投入巨资进入该行业,可是仅仅一年这些企业不是放弃退出,就是亏损严重。前段时间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又纷纷将眼光投到所谓的“中国最后一个暴利孤岛”——汽车产业,公布和实施自己的造车计划,不顾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难怪国外有的战略专家声称,“中国企业战略决策的投机性要大于理性”。国有企业屡屡出现战略上的失误与董事会的战略决策职能弱化是密不可分的。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于2004年2月公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研究报告》显示,上市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指数整体偏低,公司间差异较小,但各子因素间的差异较大,这表明上市国有企业并未能从整体上建立起有效的董事会治理机制,董事会未能有效地参与战略决策。《中国企业声望观察》最近公布的一项针对在华企业CEO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2位来自各类型企业的CEO中,仅有28%的受访者对公司董事会的工作感到满意(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 所以,要提高公司治理的绩效,完善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机制,强化董事会战略决策职能是现阶段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当务之急。 二、战略决策——国有企业董事会的核心职能 (一)董事会——西方企业的价值核心,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在西方日益受到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9年颁布的《OECD公司治理原则》所列举的五条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强调董事会的职责,并指出评价和指导公司战略和主要行动计划是董事会的首要职能。 近年来,随着董事会地位的提高,一些西方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董事会的战略职能。美国James C.Collins和JerryI.Porras在《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一书中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个与传统迥异的命题:伟大公司无需伟大领袖,伟大的领袖反而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但是伟大公司一定要有一个伟大的高层管理团队,一个伟大的高层领导集体,这就是一个独立而有效的董事会。伟大的董事会意味着伟大的公司,董事会要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来给公司增加价值。以公司名称为代表的一个文化性的符号体系,以董事会为核心的一套制度、管理和运作规则体系,才是所有伟大公司所共有的特性,是公司得以永存的保证。Susan F.Shultz认为,董事会的战略角色是双重的:一是不断地审查公司长期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合理性;二是评价现任首席执行官以及现任首席执行官的继任者的领导能力。“这样一来,董事会的监督和警觉就在战略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西方一些国际著名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董事会已逐渐成为公司决策的核心。如,苹果计算机、通用汽车、IBM、美国捷运等,这些公司的董事会着眼于公司战略的调整速度和深度以适应市场变化,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施加各种压力,力图增加公司活力,更新公司战略。可以看出,西方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战略职能的发挥。 (二)战略决策职能的弱化——现阶段国有企业董事会写照。我国于199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司法》,标志着我国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已经由原来的厂长(经理)负责制转变成董事会授权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这一转变突出了董事会在企业的权力核心地位:其一,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并对股东大会负责,代表股东的利益,是资本所有者的代言人。其二,董事会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管理机构,它又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者。如果再考虑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股东大会在很多时候都不能有效行使监督权的事实,董事会也就经常成了公司的实际控制者。但是在现实操作层面上,很多企业董事会却更像是战略决策的表决者,而不是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