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报酬、心理契约与企业绩效

作 者:

作者简介:
牛建波,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天津市,300071。

原文出处:
经济管理·新管理

内容提要:

支持代理理论的学者们主张CEO报酬应该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联,但是实证研究并未为此提供证据。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CEO报酬安排等组织行为对CEO行为的影响,并且构建了CEO关系型心理契约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机制,提供了一个理解CFO报酬的新视角。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用CEO报酬作为控制CEO行为的工具的观点是基于代理理论(Jensen & Meckliag,1976)。该理论认为现代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给经理人员提供了以股东利益为代价谋取自身最大利益的机会,由于很难对CEO的行为进行监督,从而增加了代理人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为了控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需要通过将CEO的报酬与业绩联结起来,以实现CEO与股东利益的相容。但是,无论在欧美还是在我国,那些总经理报酬日益增加的公司的业绩却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大量关于CEO报酬和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中,绝大多数研究没有发现经理人员报酬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关系的证据(Barkema,et al.,1998)。Tosi等(1998)的一项研究表明,只有不到5%的CEO报酬可以由公司业绩来解释。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完全借鉴代理理论指导企业的薪酬实践产生了质疑和责难,因此也产生了不少相关的解释理论,管家理论就是其中之一。管家理论从解释经理人员本性的角度出发研究CEO的行为问题,成为和代理理论相并列的新理论(Davis,et al.,1997)。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观点,这种理论的支持者认为,CEO的角色是一个管家,他们与委托人的利益和目标追求是完全一致的。基于此,经理人员的报酬不应当单纯与企业业绩相联系,要重视心理契约对经理人员行为的影响。本文在Davis等人(1997)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心理契约6大维度,推导出CEO契约的关系性特征,然后从CEO报酬与企业绩效紧密相联的负面影响出发,运用心理契约理论探索影响CEO担任股东管家的影响因素,并构建CEO关系型心理契约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模型。

      一、心理契约的维度

      心理契约是一系列与人的义务(雇员所承担的)和权利(雇主所拥有的)有关的互惠期望的集合(Robinson,1996;Morrison & Robinson,1997)。这个概念根植于社会交换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结成各种关系是为了给予和索取有价值的东西。心理契约是由人们所持有的对与另一方所达成交换协议的本质的信念所构成的。这种契约并不需要相互的认同,只是存在于遵守者的心目中(Rousseau,1989)。从这个角度看,雇佣就是这样一个心理契约,即雇员在雇主会报答他们的期望前提下履行其责任(Robinson, Kraatz,& Rousseau,1994)。

      在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把这种心理契约的特征概括为一个从交易型向关系型过渡的连续体(Morrison & Robinson,1997)。Rousseau(1990)用规范相关分析对129名MBA毕业生的心理契约进行调查,对其中的7项雇主责任和8项雇员责任进行了维度分析。最后抽出两组典型变量,第1组变量反映的是雇员以加班、职责外工作为代价,换取组织提供的高额报酬、绩效奖励、培训和职业发展,是以经济交换为基础的契约关系,称为“交易契约”;第2组变量反映的是雇员以长期工作、忠诚和愿意接受内部工作调整为代价,换取组织提供长期工作保障,是以社会情感交换为基础的契约关系,称为“关系契约”。从实证角度验证了MacNeil(1985)提出的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契约类型可划分为交易契约和关系契约两种类型的观点。Rousseau(1995)对交易契约和关系契约的特点进行了描述,详见表1。

      表1 交易型约与关系型契约的比较

      ┌───────────────────────┬───────────────────┐

      │交易契约 │关系契约 │

      ├───────────────────────┼───────────────────┤

      │1.现时的金钱交易 │1.有经济交易,也有情感投入│

      │ │2.相互依赖和相互吸引的程度高,涉及个 │

      │2.基本激励因素为具体的经济条件│人、家庭生活等宽泛的条件 │

      │ │3.相当多的雇员投入(如针对公司需要的 │

      │3.个人对工作的有限投入│技能,长期的职业发展)和雇主投入(如广│

      │ │泛的培训)│

      │4.封闭的时间模式,如季节性雇佣,工作2年或3年 │4.开放的关系模式和时间模式│

      │ │5.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契约条款(某 │

      │5.只对非常具体的条件予以承诺 │些条款是超过契约时限的) │

      │6.没有灵活性,如要改变,需对契约进行协商 │6.在契约期限内动态地、主动地进行改变 │

      │7.运用现有的技能,没有发展│7.全面的人事关系(如成长、发展等)│

      │8.对条件有清晰界定,他人也能理解 │8.主观的内隐的条件约定,他人较难理解 │

      └───────────────────────┴───────────────────┘

      资料来源:参见Rousseau,D.M.,1995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Orgnizations:Understanding Written and Unwritten Agreements.Thousand Oaks,CA:Sage和陈加州、凌文辁、方俐洛:“契约的内容、维度和类型”,《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4)期,第437~445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