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传导的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研究的演化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江积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博士生; 宣国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和跨国经营。上海,200052

原文出处:
经济管理·新管理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和分析了企业资源观、动态能力观、企业知识观等基于企业理论的战略管理研究的演化路径及其规律,分析了以知识传导为主线的演化轨迹。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研究的演进路径

      根据各种研究文献,我们可以得到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研究的演化路径(如图1)。

      

      图1 企业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

      1.企业理论的基本命题

      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的边界和规模如何解释?企业理论的基本命题是由科斯(1937)提出来的,随后的研究者把企业性质又分解为企业的存在、企业边界、企业结构、企业行为与企业绩效等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不同角度的相关研究。由于各个学者各自的基本假设与出发点不同,因此,所作的解释也就有所不同。

      2.企业分析的基本单元

      企业分析基本单元的演化路径,如同一个钟摆的运动,由外到内、由内到外,并逐渐内外结合。新古典经济把企业作为一个生产函数,科斯(Coase,1937)从以交易作为分析的基本单元,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打开了企业这个黑箱,并因此推动企业理论研究的“钟摆”运动——由表到里。而产业组织理论则着眼于企业所处的行业。典型研究是Mason & Bain(1956)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范式以及Porter的一系列研究,把“钟摆”由内推向外。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熊彼特创新主义以及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资源观(The Resource-Based Views of the Firm,RBV),则又把企业内的资源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企业知识观(The Knowledge-Based views of the Firm,KBV)吸收了企业资源观及组织理论的精华,把企业内的知识作为企业分析的基本单元;而动态能力(Dynamics Capabilities)则把企业动态的环境与企业资源和知识所提供的能力结合起来,以企业的动态能力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因此,关于企业分析的基本单元及研究演化轨迹是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内外结合。正是不同学科分支把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的研究分裂开来,从而得到不同的解释、应用工具及学派丛林,常常也让战略研究者和实践者感到无所适从,这些问题呼唤系统的方法论来研究战略管理。

      与此同时,研究企业的基本单元也由有形到无形,由表象到本质。企业性质研究的主体,由企业的基本交易、企业的资源、企业的能力到企业的知识,由有形到无形、显性到隐性、表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从而对战略企业战略基本命题的解释也由不完善到完善(如表1)。

      表1 企业理论战略管理研究与企业的性质

      企业存在 企业边界 企业结构 企业行为 企业绩效

      交易成本经济学√√ √√

      √√√

      企业资源观√√ √√ √√ √√√ √√

      企业能力观 √

      √√ √√ √√√√√√

      企业知识观

      √√√√√√√√√√√√√√√

      注:√表示该学科对各项内容的解释程度。

      关于知识及其传导的主线,贯穿于整个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研究演化轨迹中。这一点本文下节内容将做较为详细阐述。

      二、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研究的比较

      本节简要叙述企业资源观、动态能力的主要观点,详细阐述企业知识观的主要观点及其贯穿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研究轨迹的内容。

      1.企业资源观

      企业资源观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企业绩效的异质性源泉,即企业为什么不同?资源是怎样重组的?租金的性质是什么?什么因素促使竞争优势持续?企业资源观研究的总体观点是:

      (1)企业是异质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Silverman,2002),是有形的、人力和无形资产等组合的行政组织(Mahoney,1992;Penrose,1959)。

      (2)资源难以复制的属性作为经济租源泉、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基本驱动器(Barney,1991;Barney,1986a;Conner,1991;Rumelt,1984;Rumelt,1987)。

      (3)企业产生短期的租金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是由于其所拥有的独特的资源状况,因为该资源状况创造了低成本、高质量或超额绩效a的产品(Amit,1993;Conner,1991;Mahoney,1992)。

      (4)假定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失灵。实施战略所需的战略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只能期望正常的回报(Barney,1986a;Peteraf,1993)。因此,只要事前存在不确定性,则会产生经济租(Peteraf,1993;Rumelt,1987)。

      (5)Barney(1991)认为,资源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四个条件是:资源是独特的,因为它们有价值(Valuable)、稀缺的(Rare)、难以模仿的(Inimitable)、不可交易的(Nontradable)(通常称之为VRIN)。Peteraf(1993)则认为,持续的竞争优势要求四个条件是:资源异质性、事后竞争的局限、要素流程的不完全性、事前竞争的局限。

      (6)关注和解释多元化战略和联盟形式、绩效含义等(Barney,1996;Mahoney,1992;Silverman,20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