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家胜任力模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苗青,王重鸣,浙江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苗青,(1978—),男,浙江杭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王重鸣,(1949—),男,江苏张家港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

原文出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基于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家胜任力模型,从胜任力角度出发,以企业绩效为导向,整合了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若干成果。该模型提出机遇、关系、概念、组织、战略和承诺六大胜任力因素。主张用企业家胜任力来提高企业竞争力,预测长期绩效。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03)03-0018-03

      1992年,库博和贾斯肯(Cooper & Gascon)在《企业家、创业过程和新绩效》一书中,就影响创业型企业绩效的诸多因素做了综述,从内因来看,创业者个体特征、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管理技能与技术实力是影响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就外因而言,产业环境、政策支持和公司具体战略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他们提出未来研究的四条思路:一是聚焦于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二是分析环境变量与创业绩效的协变关系;三是关注影响绩效的关键特征,如胜任力特征;四是运用合理的分析思路,如竞争力框架,测量绩效的内涵。本文试图以企业绩效为导向,整合竞争力理论研究成果,借鉴胜任力思路[1],提出基于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家胜任力模型。

      一、竞争力的内涵、测量、特征与结构

      竞争力的研究非常广泛,包括个体层面的企业、微观层面的产业政策和宏观层面的国家经济地位。从不同学术角度出发,涌现出竞争优势观、价格竞争观、战略管理观、历史和社会文化观等等,竞争力遂成为一种多用途的参数指标。在研究中的角色是因变量,抑或自变量,或中介变量。

      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就对手而言的长期绩效体现,是关于如何促成竞争力以及获取竞争力的命题[2]。Oral(1986)研究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模型:竞争力是产业地位、成本优势、政治—经济环境的函数。Feurer和Chaharbaghi(1994)认为竞争力是“通过匹配和提升‘组织能力’、‘组织潜能’,而实现对企业顾客和股东价值权衡的过程”。Corbett和Wassenhove(1993)分析了竞争力三个维度: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和地位(place)。管理发展研究会与世界经济论坛(1993)提出关于世界竞争力的公式:竞争力资本(asset)×竞争力过程(process)=世界竞争力(World Competitiveness),其中竞争力资本包括基础结构、财务实力、技术和人力资源;竞争力过程包括:质量、速度和客户服务;世界竞争力包括市场份额、利润和可持续成长。

      关于竞争力的测量,Buckley(1998)提出三重测量方法:竞争绩效(performance)、竞争潜能(potential)、管理过程(process),并分析了绩效、潜能和过程之间的关系,强调管理过程所处的核心地位(如图1所示)。

      

      图1 Buckley竞争力模型

      关于竞争力的特征,学者Man综合诸多学者理论,提出竞争力的四大特征:①长期导向,一种立足于长期绩效(价值增加),而不是临时性的竞争优势(如价格倾销所获利)。②可控性,即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专有性(信息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而不受外部因素影响。③相对性,竞争力是一个相对于同行业竞争者的概念,应采用相对性测量标准。④动态性,竞争力是一个由潜能(potential)转化为结果(outcome)的动态过程。因此,竞争优势的保持应该领先于“追随者”的模仿[3]。

      关于竞争力的结构,包括四部分:①企业内部因素,Slevin等人提出“全面竞争力”的指标:企业结构、文化、人力资源、产品/服务开发等12因素。②外部环境因素,即企业活动和成长的环境。研究发现,成功的创业企业所处环境较为“宽松富饶”(munificent)[4]。③企业绩效因素,它是竞争力的函数,符合公式“竞争力∶绩效=手段∶目的”。④企业家影响力因素,特别是在企业创业期间,决策高度集中化和单一化对企业家胜任力(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胜任力是人们在适应工作或管理情景下,产生具体绩效和成就感的个体特征,包括知识、经验、技能和成就动机等变量。企业规模越小,对胜任力的“依赖度”越高。

      二、胜任力与竞争力特征

      在企业竞争力结构中,企业家影响力即胜任力是四项结构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胜任的管理者:一个高绩效的模型》一书作者Boyatizis,于1992年提出胜任力(competence)这一概念,它是一种与任务情景相联系的综合才能,受企业家经历,教育、培训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有下列属性:

      第一,综合性[5]。它表现为企业家凭借自身道德品格素质、个性心理素质、身体年龄素质,把知识和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胜任力是一个相对稳定结构。个性心理学认为,越是内在的素质,越不容易受外界影响。随着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胜任力恰能体现出竞争力的第一特性——持久性。

      第二,动态性[6]。胜任力具体运用于工作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能力,随管理或工作环境的发展而顺应。胜任力并不决定企业成功,但却可以通过行为和活动外化体现,运用行为学研究思路,胜任力的变化反映企业竞争力的第二特性——动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