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
吴诣民,张焕明,马瑞萍,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吴诣民(1960-),男,陕西大荔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主任;张焕明(1973-),男,湖北黄冈人,安徽财贸学院讲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马瑞萍(1968-),女,山东东平人,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会计师。

原文出处:
当代经济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建立了我国企业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和三级系统。并在分析主观评价方法与客观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法和聚类分析法的数据处理方法。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2)04-0084-04

      一、提出问题

      企业综合实力是指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的市场竞争能力,不仅包括现在的生存状态,也包括将来的发展前景。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正确认识和评价企业披露的信息是有必要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报中包括了一些财务指标和经营业绩指标,对考察一个企业的经营现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不足以准确全面地分析其经营成果、机制创新和发展潜力。本文试图建立更为一般性的企业综合实力评价体系,满足投资者和管理者的需要。整个评价体系包括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部分。通过定性的定量的综合的分析,可以区分企业的综合实力等级及其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

      二、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综合实力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对大量企业实际经营成果的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只有找出企业经营的共性、对未来最为关注的因素,才能保证指标体系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四个层次、三个子系统。四个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判别层和指数层。目标层表明评价的结果,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准则层包括机制创新、经营成果、发展潜力三个部分,构成一级子系统。二级子系统为一级子系统的演绎,其中机制创新包括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利益机制和调控机制,经营成果包括盈利能力、劳动能力、竞争能力、成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发展潜力包括保值增值、技术装备、科研开发、技术开发人员和新产品开发等五个方面,二级子系统构成评价体系的判别层。三级子系统为指标层(见表1), 是影响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所在。既考虑所选指标的代表性与可测量性,又要考虑指标的个数。从具体指标可以看出,除了反映经营的指标为定量指标外,其它指标多为定性指标,这样在设计分析方案时,就不得不考虑定性指标的等级划分和指标权重的问题。对一个定性指标按三级与按五级表示,其意义与结果有很大的不同。二级子系统总共包括十五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选择代表性的指标时必须合理取舍,用尽可能少的指标反映尽可能多的内容。客观评价法是利用指标间的相关性来反映指标的解释能力和重要程度,对某一方面内容使用较多指标会人为增加其权重,最终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指标太少的话,不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在指标的可测度的原则下,可以选择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在选择反映技术开发人员的具体指标时,本文没有区分吸引、维持、发展人才的能力之间的细微差别,采用了技术开发人员比重和技术开发人员结构两个指标。一般说来,地位位置、气候、生态环境、交通、年收入等情况都会影响一个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如果详细区分的话,可能会采用多达十来个指标,所以反映采用吸纳人才的结果的指标比其原因指标更具代表性、准确性和可行性。人员比重、结构是反映这个公司所吸纳的人才的结果,能直接反映影响人才的稳定性的原因,同时这两个指标为可测量的数量指标,所以比地理位置等指标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吸引人才的另一面是放弃不合格的员工,特别对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来说,保持员工的流动性是很重要的,这就要不断淘汰不合格的员工。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的指标,区分了长、短期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对于三级子系统中的其它内容,本文尽可能用间接表示的方法选用数量指标。总共所采用的35个指标含义明确,测量方便。

      表1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子系统(A) 二级子系统(B)

      三级子系统(x)

      决策机制(B1)权力结构(x1),责权关系(x2),组织保证体系(x3)

      监督机制(B2)内部监督(x4),外部监督(x5)

       机制创新(A1) 约束机制(B3)法律约束(x6),预算约束(x7),财务约束(x8)

      利益机制(B4)晋级制度(x9),奖励制度(x10)

      调控机制(B5)信息沟通(x11),信息反馈(x12)

      盈利能力(B6)总资产报酬率(x13),净资产收益率(x14),销售利润率(x15)

      营运能力(B7)资产周转率(x16),产品成本率(x17)

       未来发展(A2) 竞争能力(B8)产品销售率(x18),市场占有率(x19),产品畅销率(x20)

      成长能力(B9)资产增长率(x21),利润增长率(x22)

      抗风险能力(B10) 资产负债率(x23),流动比率(x24)

      保值增值(B11)

      资产保值增长率(x25),固定资产增值率(x26),自有流动资产增值率(x27)

      技术装备(B12)

      设备新旧程度(x28),设备完好率(x29)

       修正指标(A3) 科研开发(B13)

      技术研发费比率(x30),新产品投产率(x31)

      技术开发人员(B14)

      技术开发人员比重(x32),技术开发人员结构(x33)

      新产品开发(B15) 新产品值率(x34),名优产品值率(x35)

      三、评价方法

      通常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为带有主观性的综合评分法,如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与综合评分法有很多相似性。其思路为:首先确定每个指标的标准值及指标权重;其次比较每个单位的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差异,确定每个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每个单位的总得分,按总分排序并选择入围单位。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要计算每个单位的得分,如单位数较多时,计算工作量很大,同时受分析者的个人偏好影响易产生不同的结论。所以有必要运用客观评价法,即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所选择的单位进行解释。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多元分析方法。在表示某一单位使用多指标时,应用变量间相关性的特性,用较少的指标来代替原来的多指标,而又能尽可能地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设x=(x[,1],…,x[,n])是一个n维变量,有二阶距存在,记μ=ε(x),考虑它的线性变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