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开始席卷社会的各个角落,人类社会已经由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现代化的信息社会过渡。信息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各种与工作压力相关的疾病不断增多,企业的生产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际劳工组织1993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1980年,美国因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经济索赔占全部职业病索赔的5%,1990年这一比例上升为15%。工作压力引发的经济索赔、 劳动生产率下降、旷工、增加健康保险费用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等直接医疗费用,每年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1990年,澳大利亚因工作压力造成的经济赔偿占政府职员全部补偿费的35%,在三年中增长90%[1]。日本人的工作压力相当严重, 因此有“过劳死”的说法,调查显示,40%的日本人担心会死在工作岗位上;2000年2月, 日本有关部门宣布,全国有1/3的工龄人口受到“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袭击,患者成年累月地感到倦怠乏力,难以恢复正常的精神饱满状态[2],专家称这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造成的。英国的TUC在1995 年对工作者进行了关于压力的调查,发现有68%的被调查者认为“压力”是他们及其同事最关心的五件关于工作健康与安全的事情之一,且顺序排在了“生命危险”之前。英国每年因工作压力造成的损失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3]。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关系的探讨一直成为西方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大量的理论和经验性的研究。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各个学派根据他们研究的结果和过程的不同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工作压力研究的内容,为合理处理和管理工作压力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由于不同的观点有时是互相矛盾的,使得对其成果的应用和把握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无法对于实际工作的问题形成指导意义[4]。 本文拟对国外关于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关系的研究做一个系统的回顾与综述,使我国工作压力研究者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二、互动理论 压力与业绩关系的理论化有它的根源,最早对工作压力与工作业绩之间的关系影响研究是Yerkes和Dodson(1908)。在早期的研究工作中,他们对老鼠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在刺激力与业绩(逃避学习的速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关系,这就是著名的Yerkes-dodson法则[5]。这个模型认为有一种刺激力的最佳水平能够使业绩达到顶峰状态,对于处在一种充满压力的工作状态下,过小或过大的压力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也就是说,压力较小时,工作缺乏挑战性,人处于松懈状态之中,效率自然不高。当压力逐渐增大时,压力成为一种动力,它会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效率将逐步提高。当压力等于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人的效率达到最大值。但当压力超过了人的最大承受能力之后,压力就成为阻力,效率也就随之降低。 基于这一模型的互动理论认为,低水平的或温和的压力源对人的工作效率起一种激励和积极的作用,而过高的压力水平则是一种冲突的力量和消极因素。当压力变得特别大或不足于人们的渴望时,这种压力可能是过大以致不能适度应付或无法控制并可能干扰工作业绩。在其它的刺激物水平,包括高于和低于最佳水平,业绩会产生恶化。两者关系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个体经历一种低水平的压力时,他或她没有被激发活力并且不能明显地改进其业绩;当个体经历过高水平的压力时,他或她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其它的智谋用于对付压力,并且投入较少的努力用于完成任务,从而导致业绩相当的低水平;适度的压力在工作业绩中能激发个人的活力和投入最大的能量[6]。因此, 压力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我们应找到这个最佳点,并以此为标准,当压力较小时应适当增加压力,当压力较大时应缓解压力。 Anderson(1976)对大飓风的破坏造成的“感知压力”及其后的商业绩效的研究验证了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二者之间是一种倒U 型关系的假说[7]。 他在试验中要求公司股东和管理人回忆自己在八个月前的一场给他们造成损失的洪水期间的压力水平情况,对业绩的评定标准是根据访谈对象自从洪水暴发以来作为结果的每一笔生意相关条件的主观的额定。测量的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倒U型关系。 但是这个研究有很严重的局限性,在这个研究中,他把分析对象确定在自我雇佣的、开办自己业务的个人,而对组织中的成员在压力下的业绩的发现所进行的概括是很少的。它运用的测量指标也缺乏效度,得出的不是压力而可能是一种“紧张”。而且,这个测量没有提出实际的应用办法,可验证性不强。 对于压力与业绩倒U关系问题,后来的研究者对其批评较多。Nataanen(1973)批评这种理论弹性太大,并且认为它们把压力与激励相混淆。King(1987)对工作压力倒U关系模型评价认为, 压力和激励这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对业绩的作用是对立的作用,压力产生简单的破坏影响而激励强化业绩。如果我们混淆了两种情绪及方法,并且忽视任务的困难,那么我们可能得出一个介于某一事件与业绩之间的倒U 关系的结果[8]。Neiss(1988,1990)通过对业绩与唤醒的文献回顾的结论否定了二者之间的倒U关系的观点。 他进一步通过集中地推断评价了来自这个领域研究的证据,认为那些对倒U关系假说的支持是有欠缺的[9][10]。 尽管有来自实验室的试验关于压力与业绩的倒U关系的一些证据, 在工作情况下这一倒U假说很少被验证。很奇怪的是,倒U关系理论在很少被实证的支持下存在了如此长的时间。然而,尽管理论上的怀疑和以前缺乏领域研究的确认,作者们还是选择给予倒U 关系理论一次又一次的测试。在差不多一个世纪,倒U关系被广泛地引用、 讲授和假定为合理的。理论家们为它辩驳、解释和详细论述,并且几代学生都接受了它,它得到了非常高的赞誉。但是,这个模型起源于对老鼠的试验,这个试验推及到人的行为上来,其信度和效度是值得进一步的讨论的探讨的。同时,由于在实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其结果也许与客观事实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