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精神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简介:
柯江林(1977- ),男,江西瑞昌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战略人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北京 100875);王娟(1989- ),女,吉林长春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范丽群(1976- ),女,江西临川人,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江西 南昌 330022)。

原文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管理学者对职场精神力的研究逐渐涌现。职场精神力是员工在认同了工作、团体以及组织的价值意义后,进而超越自我并与之产生一种互联感的内心体验。近年来很多西方学者辨析和测量了职场精神力的概念,对其形成原因与作用效应进行了探究与检验。不少研究证实了个体职场精神力对个体及组织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然而该研究领域也存在大量问题悬而未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研究更是阙如。鉴于此,文章对职场精神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研究建议。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西方学者关于精神力(spirituality,又译为精神性、灵性或灵修)与宗教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1-2]。它反映了个体对生命终极意义思考后所产生的一种超越自我的人生力量。尽管“spirituality”一词1990年才首次出现在管理学论文标题中[3],但由于其蕴含的积极意义,精神力成为近年来管理学者最为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4]。职场精神力(workplace spirituality)、精神性领导(spiritual leadership)、精神性组织(spiritual organization)、精神资本(spiritual capital)等相关概念与理论不断涌现[4]。2008年在Amazon网站上的精神力图书超过了3140本[4],出现了《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Spirituality》、《Journal of Management,Spirituality and Religion》等专业期刊。在实务界也出现了所谓的精神力运动,美国西南航空、英特尔、可口可乐、波音等很多跨国公司,开始将职场精神力内容整合到组织战略与文化中,实施员工职场精神力培养方案[4-6]。有些公司成立了圣经、古兰经研究小组以及自愿性的祷告群体,还有些公司为不同宗教信仰者提供交流平台,为员工提供静默练习计划以及启动仆人式领导力(servant leadership)开发项目[4]。Wagner-Marsh和Conley甚至断言人类已经迎来了第四次浪潮——精神化公司[7]。

      个体的职场工作动力既可能来自物质利益的诱导、职业素养与责任心的驱使,也可能源自上司职权的胁迫,而职场精神力所要描述的则是“灵魂层次的动力”。它反映了个体在职场中对“工作、团体与组织对我意味着什么?”等价值命题思考、认同后所产生的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通常以互联感、超越感、团体感等形式表现出来[1,6,8-9]。历史上“雷锋”是一个具有高度职场精神力的工作者,正是由于其深深感知到平凡工作的非凡意义,感受到对团体和组织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贡献,进而在“超越自我”中迸发出以“满足他人需求”为目标的巨大精神动力。职场精神力之所以在当今职场受到广泛关注,首先与员工面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2,6,10]。大量裁员、工作超载等问题让工作环境变得不安全。如果仅仅寻找浅表的工作理由,个体难以抵御这种不确定性、冲突与压力,只有从工作的社会意义等深层次角度孕育出职场精神力才能使其焦躁不安的内心平静下来。其次,价值观的变化也使得职场精神力更为员工所重视[11-15]。越来越多的员工不愿意把工作只当作纯粹的经济物质交换,而是希望选择值得为之奉献的、有意义的工作岗位和有价值信仰的工作单位。最后,随着邻里关系和大家庭的逐渐瓦解,员工越来越倾向于在工作场所中找到能与同事产生“互联感”的精神依偎[16]。

      职场精神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尽管在西方积累了一定研究成果,但由于概念较为抽象[4,17],内涵不易厘清,所以尚无公认的测量标准,其形成原因及影响效应更是有待深入探究[11,18-19]。从研究地域来看,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西方国家[14]。其实,在受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影响的东方,人们更加强调对群体的忠诚和希望找到行为活动的精神归属[6]。因此,职场精神力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比在个人主义文化的西方有着更适宜的生长土壤与应用领域。然而,除了中国台湾的几位学者有所初涉之外,总体而言中国学者对职场精神力理论缺乏足够关注,相应的实证研究与实践经验更是阙如[20]。因此,有必要了解国外职场精神力的研究进展,从而为中国职场精神力的本土化研究与应用探索方向,以提升员工幸福感、工作绩效以及增强组织竞争力。

      二、精神力的概念

      精神力一词来源于拉丁语“spiritus”,原意是呼吸、气息、空气或风(《韦氏词典》)。Mitroff和Denton认为精神力指的是一种与完整的自我、他人以及整个宇宙相联系的基本感觉[1]。由于精神力是一个多层面抽象构念,学界还没有统一定义。Karakas对精神力文献进行研究,发现了约70种定义[4]。如,精神力是人的内在意识[21],是一种个人追求(生命)意义的倾向[22],一种能激发行动的特别的工作感觉[23],一种与他人和宇宙世界相联系的感觉[2],甚至是一种超越的感觉[8]。不难发现,看似迥异的定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连接(connected)”对象的不同。比如,有些指向个体生活[21-22],有些则指向职场,强调与工作、团体以及组织的联系[5-6],还有些指向上帝等神圣事物[24]。

      虽然各种精神力定义看似迥异,但Rust和Gabriels认为它们具有四个共同的内在要素[25]:①内在性。即精神力是个体的内在意识和内心感受,而不是外在的物质的东西。②连接性。即精神力强调个体与自我、他人、甚至宇宙的连接。③意义和目的性。即精神力是一种对存在意义和目的的追求。Milliman等人认为工作给员工带来的意义和目的性是职场精神力的根基[5]。④超越性。即精神力强调一种超越,以及与更大的力量的互联。Kale和Shrivastava认为,尽管充满力量或者超越性这种术语主观性很强,但在定义精神力时不可缺少[8]。

      容易与精神力混淆的一个概念是“宗教性(religiosity)”。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宗教所传递的博爱精神、对人类终极意义的追求与精神力核心内容颇为相似。Zinnbauer等人指出宗教与精神性有着共同背景,即对神圣的追寻[24]。其次,精神力的一些训练实践借鉴了宗教活动形式,比如祷告、冥想、阅读等[26]。因此,早期的研究者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使宗教中立者谈之色变。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精神力与宗教有重大区别,宗教信仰仅仅是精神力的一个而非唯一来源。与宗教相比,精神力更加强调个体内在心灵成长[12],尊重信念和价值观[11]。精神力在内涵上更加丰富,它包括了人类精神的很多方面,比如包容、原谅、责任、奉献、与环境和谐等。在来源上除了宗教,精神力还可以从政治信仰、职业精神道德、组织文化中汲取[19]。正是由于学者突破了精神力的宗教藩篱,使得精神力理论在职场领域拥有了合法的、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