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大中型企业的改制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迫切的改革难题。在中小企业中,企业的民营化已经成为主要的改革方向,对于这一点至少在理论上和政策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然而,在大中型企业却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究竟如何解决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及其改制问题,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人们普遍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产权的多元化改造,可以避免“道德风险”,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然而,我们在现实中很难看到这类成功改制的企业。问题在于,如果企业仍旧为国家股控股的话,就很难与原有的国有企业有本质的区别。许多国有上市公司是最典型的这种例子,而那些不在公众股的监督之下的非上市公司就更别提了。但是,如果不是由国家控股的话,那么谁能够接管这些具有庞大的国有资产的大中企业?因此,缺少相应的对国有资产的购买力,成为大中企业改制的最重要、最普遍的制约条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企业的规模成为一个根本性的制约产权改制的瓶颈。 实际上,根据科斯的理论,企业的边界是由交易成本决定的,当交易在企业内进行比在市场进行更有效率时,企业倾向于扩张。反之,交易在市场进行比在企业内部进行更有效率时,企业则会缩小其边界,更多诉诸于市场交易,而非企业内部交易。所以,一旦我们不再把企业规模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范畴,而是看成一个可以不断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而调整的变量时,规模就不会成为制约企业改制和发展的瓶颈。 然而,通常人们说到重组,似乎总是推崇扩张性重组或兼并,似乎只有扩张才能导致企业效率的提高,而很少提到另一种完全相反的重组,即从大到小的分立式重组。正是这种理论上的认识误区,才导致了政策上的误区。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中,我们发现,扩张性重组的失败率特别高,相反,分立式重组却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究其原因在于,后者打破了企业产权改制的瓶颈,通过企业边界的重新选择,通过企业规模的重新调整,突破了原先对其发展和改革的根本性的制约,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和源泉。 扩张性重组在中国,往往具有政府行为的背景,或者具有某种政治性地位扩张的需求,因而它往往不是纯粹的经济行为的结果。相反,分立式重组,则基本是企业的自发行为,它与标准的政府行为或政府倡导的行为是相反的,它通常是企业纯粹的经济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后者具有合理的市场行为的基础,而前者则不具有这种基础。 正是许多大中企业在实践中自发进行的分立式重组,正是它们所自愿选择的这种创新行为,才使得人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本文通过对若干企业的实地考察,从中选择了两个代表性企业的案例,来为这种反思提供实证的依据。同时,在这种实证描述的基础上,对这种企业重组行为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上可行性论证的基本依据。 二、分立式重组的案例之一:某发动机配件厂 某发动机配件厂是1958年成立的,属于机械行业的中型企业,企业职工1300多人,总资产4972万元(1998年)。20世纪80年代是该厂的黄金时代,此后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是,直至1994年以前,企业多少还有些利润。1993年该厂发生两件大事:一是把原内燃机配件三厂和四厂合并成一体,即成为该厂;另一件是,从国外引进了一条生产线。这两件事情碰在一起,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和生产混乱。两厂原有的管理体系、利润分配的矛盾突出;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和投产,需要调整定位,各方衔接都有问题;管理上仍旧是陈旧的方式;职工经常是消极低效率地应付工作。 1994年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亏损,每年600万左右的亏损额,直至1998年。1998年亏损243万元,累积亏损高达2815万元。同时,企业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大量库存积压,企业实际周转资金已近枯竭。工资无法按时发放,退休职工工资拖欠,职工生计难以维持。 由于连续的亏损,当时的简单做法就是,更换第一把手,以便改善经营状况。于是,从1994至1997年期间,三年换了6个厂长、4任书记,换了2套全部班子。这六任厂长,没有腐败的,都是工作十分勤恳,全部精力投入生产经营。然而,他们均以失败而告终。关键是,如果仍然按以前的路子去干,肯定是行不通的。 最初的改制想法是,借助外力,寻找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等大集团,来控制收购本企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前后与7家企业打交道,其中有民营集团、上市公司、港资机构、外资等。然而,由于企业的有效资产太少,设备陈旧,人员负担很重等等,这样的资源条件很难吸引其他企业,看来走收购兼并的路是走不通了。 那么,按照诸城经验搞行不行?诸城模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全员出钱,职工选厂长”。然而,面对庞大的企业摊子和沉重的负担,职工觉得无法走出困境,无法自己掌握命运,因而毫无热情。由于职工没有信心,全厂95%的职工都不愿向厂里投一分钱。 另一种选择是把企业分块租赁给外面的民营企业来经营。当时,也有一批浙江的民营企业愿意包下这些分块的部分。然而经过调查后发现,发动机配件厂的长处是老牌国有企业,有长期的较好信誉,因而有无形资产。一些成立时间较短的民营企业想借助这块牌子,利用这种无形资产,来打开市场,花1-2年的时间,把企业的市场关系接过去,把企业的品牌接过去。但这样,该企业积聚多年的无形资产在租赁期间就会全部消失。出于这样的考虑,企业放弃了走分块租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