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东南亚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已在许多场合作为促进“持续经济发展”和“经济复苏”的课题被提了出来。本文拟将该课题作为一个具体的问题来加以考察。 本文将着重考察东南亚(东盟4国,即引尼、泰国、马来西亚、 菲律宾)日资制造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即使是拥有同样设备的工厂,生产率也因职工和组织方式的不同而相差悬殊。挖掘职工的潜在能力是企业人才培养政策的重点,因此有必要具体探讨企业如何训练职工、如何挖掘职工的潜能。 当地法人的训练方式及奖励制度大都免不了受到总公司制度的影响。至于其原因,积极地看,是因为总公司的制度在日本经历了长时间的反复试验,取得了成功;消极地看,是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措施。尤其是现在,在东南亚投资的大规模出口型企业的产品质量需达到世界水平,而且成本不能高。如果说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现场的效率是日本企业的优势,那么支撑着这种优势的技术才是重要的经营资源,这对当地法人也是适用的。 但是,总公司的人才资源开发制度当然不能照搬到当地法人那里。因为人事管理的方法首先受到当地国家劳动关系法和雇用惯例的制约,而且必须维持保质保量的劳动力供给,如果是合资企业,也有与当地出资企业的制度并用的。因此,应该认为技术的应用是为总公司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所设定的目标服务的。本文拟从这种观点考察一下日资企业为了应用技术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以及阻碍技术应用的因素。 根据日本通商产业部的统计,截至1995年底,东盟4 国的日资制造业企业有1114家,约雇用了59万人。这些企业大约有70%是1987年以后在东南亚投资的。自1987年开始的10年期间是东盟各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及社会等雇用环境也有很大变化的时期。进而在1997年的亚洲货币危机后,雇用环境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下首先来看看东南亚的企业雇用环境。然后分别从生产现场和间接部门考察一下日资企业的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东南亚的企业雇用环境 1.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1)制造业企业雇用的扩大 首先来回顾一下过去10年期间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第一,制造业对创造就业机会的贡献增大了。就制造业企业在雇用扩大中所占的比率来看,1980—1986年期间除了马来西亚之外,各国均为一位数,但在1990—1996年期间,除了菲律宾之外,制造业占了新雇用人数的约60—70%。其结果,除了菲律宾之外,制造业占全部雇用人数的比重均有提高,第二,专业人才的绝对数增加了。就1987年和1996年职务类别的雇用人数加以比较,构成比的变化虽然很小,但管理职务及技术、专业职务的绝对数泰国约增加了62万人,马来西亚约增加了54万人,菲律宾约增加了50万人。但就各产业的各种职务雇用构成来看,管理职务及技术、专业职务比率较高的是金融等服务业,制造业的这两种职务的雇用比率稍低一些。第三,劳动力的高学历化。将80年代中期与最近的数字加以比较,没有学历的人占职工人数的比率各国均已减少,而具有中等学历以上的职工比率均有提高。 从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外资企业急速增加、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等原因,劳动力供给不合理、尤其适合于技术人员、管理职务的人才产生了严重不足。这一时期,虽然人才的不足程度因国而异,但由于以机械部门的扩大为中心的重工业化有了进展,各国对技能、技术人才的需求均有迅速的增加。此外,新设立的企业由于需要在短期内建立大规模的生产体制。因此希望获得可立即使用的人才,但有经验的人才极为有限。求过于供的话,劳动力的流动性自然就很高,于是便产生了高流动性阻碍企业的人才培养和积累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在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中期,作为管理职务、技术专业职务预备军的高等教育学历获得者的绝对数印尼增加了180万人、 菲律宾增加了159万人、泰国增加了87万人、马来西亚增加了70万人, 均大大超过了同期增加的管理职务及技术专业职务的人数。当然,新毕业人员不可能起到管理人员的作用,因此并不意味着已消除短期的不足状况,但由于高学历人员的绝对数有了增加,对企业来说,新毕业人员的录用和选择较为容易,内部培养的机会也增多了。不过,大学生的供给能力(这里指大学在学人数)虽有增加,但理工科学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重最多的菲律宾也仅有14.7%(1993—1994年度),最低的印尼只有9.2 %(1992—1993年度),因此技术人才的供给不足依然是一个课题。 (2)失业人员的大量出现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货币危机波及整个东南亚, 各国陷入了时隔13年的不景气。雇用也趋于不稳定。根据劳动统计资料,失业人数印尼为442万人(1996年)、泰国为64万人(1996年),1998年6月印尼的失业人数已上升到1540万人,1998年底泰国的失业率也达到了13.3%,马来西业1998年的平均失业率为4.8%,雇用不稳定引致了消费萎缩, 使国内需求型产业陷入了低迷状态,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甚至实施了通过让外国工人回国来确保本国国民就业的措施,碾米、水产、种植园等部门则出现了招工困难的情况。而在金融、不动产等部门,因企业破产和事业萧条所产生的失业人数则不断增加。今后,至少在马来西业将发生重体力劳动力和低工资阶层招工困难和高工资阶层求职难这样一种并存事态。 但是,劳动力的高学历化和中长期的管理职务、专业职务需求的扩大等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在这一调整期间,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人才积累将决定下一次需求扩大期,调整期应作为消除不合理状况的展缓期。当然,在现实中,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人才积累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由于父母失业和工资低廉,孩子中途退学、不想开学等情况时常发生,此外,解雇无论是对企业来说还是对职工来说,都意味着教育投资的损失,但各产业不得不增加临时解雇,从1998年初至4月,泰国仅在劳动法院处理的有关解雇的诉讼就达到了约5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