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基础的企业管理

作 者:
曾晖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湖南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引进了国外许多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从中央到地方,各行各业举办过无数次企业管理培训班。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依然不容乐观,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和高额负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相当一部分企业连科学管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现代化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两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这就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基础的企业管理。为此,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企业管理的基础

      这里所指的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指企业管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同植物生长需要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一样,企业要搞好企业管理离不开这些基本条件。离开了这些基本条件去谈论企业管理,我们认为是没有意义的。

      企业管理的基础涉及许多方面,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管理要求有称职的管理者。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明确指出:“管理的每一个成就都是一个管理人员的成就,每一个失败都是管理人员的失败……管理人员的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管理是否成功。”这就充分说明了管理者的素质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密切相关的。综观世界各国,人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与一连串的企业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许多企业家之所以能经营出色,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超凡的本领,而在于他们善于管理,如松下幸之助先生就被世人誉为“经营管理之神”。

      80年代一位日本学者曾经狂称“中国没有中国真正的企业家”,几乎引起国内企业界的公愤。但细细分析,当今中国真正可以称得上企业家的能有几人?人们见得比较多的则是由于经营管理者的不称职,导致许多国有企业管理混乱的现象。

      什么是称职的管理者?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教科书上有不同的答案。但归纳起来无非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管理者有管理能力。包括领导、组织、指挥、协调、决策等能力。国内外都有不少管理者,很想把企业搞好,但受能力限制,这种愿望没能实现。二是管理者有强烈的管理意识。在独享制企业和家庭式企业里,企业管理者就是企业的所有者,他们受利益驱动,管理意识都很强烈。而在现代分享制企业里,由于管理者分享剩余索取权,所以他们的管理意识也很强烈。三是管理者有很强的责任心。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似乎都不如非国有企业。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者素质远远高于集体企业,特别是有些国有企业的领导者能力很强,但其管理水平却远远比不上一些优秀的集体企业。这里不能说与管理者缺乏责任心没有关系。

      2.企业管理必须有内在的动力。人类的理性行为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都是受一定动机驱使的。对于企业管理而言,这一动机就构成了企业管理的内在动力。

      在国外,无论是在业主独享制还是在分享制的企业里,追求剩余索取权成为经营者重视管理的一大动力。

      在业主独享制的企业(私人企业、合伙企业)里,雇主以自己的资本作为对企业风险的抵押物,从而在客观上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因而雇主拥有企业的全部剩余索取权,即企业收入支付完工资、利息、地租、材料费等所有的契约支出以后,剩余部分归雇主所有。由于雇主享有的剩余收益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密切相关,雇主是企业管理的主体,所以雇主十分关心企业管理。

      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发展,独享制的企业治理机构开始让位于分享制的企业治理机构。在分享制的企业里,所有者与经营者发生了分离,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由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共同分享。对管理者而言,固定工资只占其收入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收入与企业经营好坏直接相关。他们为自己的利益努力工作,却使资本获得更高的利益;而企业所有者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也不得不给管理者更高的报酬。正是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使得分享制企业的管理者有管理的动力。

      过去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上不去,显然与管理者的管理动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对某些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企业经营好坏与个人收入和职务升降关系不大,规范的管理(如严格的财务制度)甚至会损害个人利益(如公款消费),所以管理者缺乏强化管理的内在动力。

      3.企业管理必须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不同的经营环境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综观世界各国,不同国家企业管理模式是大不相同的,如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家的企业管理模式都不一样。80年代,美国企业界曾掀起一股学习日本企业管理经验的热潮,但不久美国的企业家们就发现,日本企业的许多成功做法,在美国根本行不通。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经营环境是完全不同的。

      企业经营环境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严格地讲,成功的企业管理模式一定是适应一定经营的企业管理模式。由于企业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企业管理模式也是不断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种适合于任何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为什么近年来西方企业管理十分强调人本管理?为什么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现在开始动摇?原因就是企业的经营环境变了,企业管理模式也要跟着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