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企业收入怎么分?谁多得? 这里有两个重要比例:一是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的比例,二是经营者所得与职工所得的比例。 笔者认为,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在企业收入分配中各拿多少,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三者在收益创造中的贡献。 二是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 我国是一个资金极为短缺而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国家。企业净收入的分配应该有利于资金而不是有利于劳动力。 中国目前收入分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本收入太低。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金极度短缺、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国家,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问:企业经营者谁来选?谁来当? 公司治理结构,重点是要解决经营者的选择和激励问题。相比之下,经营者的选择更为重要。选择第一,激励第二。 在私有企业或私人股份制企业,经营者的选择者就是企业的所有者。选择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显而易见的。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长期通用的办法是政府部门官员选择经营者,这样,大量存在的则是选择对象的公关活动。结果,不少公关能力较强而不是经营能力较强的人被大量选入经营者岗位。 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让优秀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拥有自己的财产,让优秀的民营企业所有者经营他人的财产,这就是当今中国企业家成长的两条道路。 三问:企业决策谁作主?谁把关? 长期以来,企业的决策主要是由权力说了算,其弊端是,有权者不一定有知,有权者不一定懂行,结果难免盲目决策。 企业的科学决策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即如何使决策者有知识、有信息;如何使有知识、有信息的人参与决策过程。 知识和权力的结合大致有三条途径: 一是决策者聘用外脑。企业决策者是将全国成千上万家专业咨询机构所生产的决策“零部件”进行总装。二是让专家进董事会。专家进入董事会,不是做顾问,而是直接参与决策。三是向部属和下级授权。企业的科学决策不是依赖于少数人的高瞻远瞩,而是越来越依赖于团体的集体智慧。 四问:怎样让经营者拼命干?主动干? 我国的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低下,原因之一就是对经营者缺乏应有的激励。 在经营者激励的背后,是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追求资产增值的动机。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上述动机的所有者会越来越多。对于这样的所有者来说,就不是要不要激励经营者,而是怎样激励经营者。 五问:如何约束经营者和大股东? 企业的约束机制,首先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将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在企业的约束机制方面至少要实现两大转变: 一是由一个所有者约束成千上万个经营者,变为成千上万个所有者约束一个经营者。二是由所有者的多级代理人约束经营者,变为或者由所有者直接约束经营者,或者减少委托——代理层次。 六问:企业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企业体制与融资方式密切相关。我国国有企业之所以股权单一,企业的资金负债率之所以普遍较高,就在于我国实行以国有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制。 结合企业制度来研究金融体制,至少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直接融资的规模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应该是大一点好;在直接融资中,是多一点股票好,还是多一点债资好。应该是,多一点债券融资好;中国更需要大股市不是更需要小股市?回答是,更需要小股市。 RB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