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是英文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e Identity)的简称。CI导入是指运用CI方法对企业形象进行策划与塑造。 一、CI导入的一般步骤 CI与CIS战略的导入和推进,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因此应该遵循一定的步骤,方能事半功倍。 一般来说,企业推行CI战略分两种情况,一是新建企业的CI导入,一是老企业的CI导入。新办企业推行CI战略比较容易,而老企业推行CI战略的难度较大。这是因为老企业受传统的体制影响束缚较深,陈旧的思想观念沉淀较厚,种种不良行为惯性较大,加之CI战略实施需要一定周期,不可能立杆见影。因此,应该遵循以下步骤,有序、有效展开。 首先,选择和确立CI战略设计、策划人员或机构。如果本企业有力量自己进行CI战略设计和策划,就应集中力量,调配精兵强将,组成专门机构;如果本企业缺乏CI设计策划的专门人才,就应面向社会选择策划专家或专门机构,委托他们进行设计策划,企业则确定专门人员和机构予以配合。 其次,开展企业印象的现状调查,其中包括消费者调查,经销商调查,企业员工特别是经营人员调查,并整理好企业历史和发展的有关资料。 第三,对调查结果及其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检讨,拟定CI策划书,进行CI基础设计如识别标志、识别色彩、识别字体、经营信条、精神标语、广告用语等,并将基础设计再次向用户、消费者进行印象调查。 第四,将基础设计印象调查资料整理,连同CI策划书一同进行论证,征询专家意见,修订送审。 第五,确定批准CI策划书,并根据策划书实施计划逐项付诸实施。CI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有专人或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否则要么乱抓一气,不能有序、有效展开;要么实施不力,流于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观念会随着条件的变化(如产品、产业的调整,或经营范围变更等)而改变,所以企业视觉形象、理念形象和行为形象也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在企业文化的每一次变化时,都有必要重新检讨视觉设计、理念设计和行为设计是否能反映企业的新精神,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但应尽量避免大的调整,尤其是对视觉形象应尽可能不要随意调整,以保持一贯统一的视觉识别,以免给用户和消费者造成误导。 二、CI预防性导入 由于同行竞争对手的崛起,市场被逐步瓜分,业绩良好企业面临严峻竞争和挑战,此时一旦松懈,则随时可能出现危机警讯。如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形象战略,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走向低落预兆期,最后走向衰退。这个时期如能及时导入CI战略,可以在发展目标上更趋稳定性,在形象上更具鲜明性和未来性,使企业走向迅速提升期。这种形态即称为预防性CI导入。 一般来说,当企业发展成熟、业绩表现良好时,经营者与员工一般充满强烈自信,开始安于现状,一般都有一段稳定发展时期,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市场与竞争对手是最无情的,假如没有足够的清醒,是不会看到某些警讯正在显露。比如,看不到竞争对手有崛起的能力,商品和形象不统一、不规范,并开始老化,精神状态有所疲软。尽管这时企业经营管理活跃,销售额稳定,但是有没有危机潜伏呢?产品品质、服务素质、销售渠道、公共关系是否有低落的可能呢?作为决策者或决策者群体是否对企业发展与前景预测科学、判断准确呢?用CI战略的基本理念去评估企业发展的轨迹,就会发现和找出问题的所在。 预防性CI导入策划一般包括下列项目: 1.检讨企业发展战略,主要是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 2.依据企业发展战略方向修正企业理念形象; 3.依据市场现状和发展态势,调整企业经营管理和经营方针; 4.考查企业文化、人性管理对经营正负影响的程度; 5.通过完善企业资讯信息系统,统一规范而又迅速的沟通情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提高企业所具有的一切相关事物的美感、质感和情感水准; 7.制定企业CI识别系统手册,以此来检讨经营者和员工的自我统一性和人格统一性。 通过这些项目的策划和开发,就能及时地发现和防止企业潜伏着的问题和不足。也就是说。预防性CI导入,等于企业构筑了一道坚强而又系统的防御工事,使企业免受同行业竞争的威胁,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如日方升的态势,进而迈向和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三、CI拯救性导入 任何企业在企业成长阶段,并不意味着前景永远良好,市场占位和瓜分始终在变化着,敌不过对手,也就意味着走向衰退。衰退期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前景出现问题,品牌形象已淡化,市场销售疲软萎缩,员工精神涣散,企业业绩低落。对此,企业决策者由于观念转换上的差异,会进入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时期:一是裂变期,市场被重新瓜分,原来占位变成无立锥之地,企业或破产、或被兼并收购,企业从此消失;二是复苏期,企业决策者再三反思,重振旗鼓,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并及时导入CI战略,使企业形象在同行业中焕然一新,鼓舞员工士气和增强消费者信心,推动企业由衰退转向复苏,这种形态就是拯救性CI导入。 在现实中,几乎每一个企业经营者当发现自己的业绩不断低落,濒临一蹶不振的时候,茫然、焦虑、痛苦、失意交织在一起,面对自己的市场被竞争者抢占,不禁咬牙切齿。这就是无情的市场,没有人来怜悯你,更不会有好心的竞争对手会将一部分市场拱手相让,而你的失败完全是你自己造成的,因为你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已经扭曲了,消费者和用户对你已经失望了,市场已经不买你的帐了。即使是企业经营者为挽回残局,廉价倾销,也只能迎合一般市民贪便宜的需求心理,决不会对你的品牌再有所认同,惨淡经营而不求它途,最终只能在市场大潮中被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