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类型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俊忠 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原文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文学鉴赏的类型,从鉴赏实践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欣赏为主的鉴赏;二是以批评为主的鉴赏;三是欣赏、批评融合并重的鉴赏。前两种类型各有利弊,关键在于鉴赏者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目的。后一种类型是较为完美、较少缺憾的审美,对鉴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方法都有较高的要求。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8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以欣赏为主的鉴赏

      歌德曾划分出艺术欣赏(在这里“欣赏”同“鉴赏”——笔者注)中的三种态度:(一)不假思索地享受美;(二)只作判断不享受;(三)在享受的同时作判断,在判断的同时进行享受。按照歌德的意见,正是那些持最后一种欣赏态度的人才能再现作品的精髓。(注:参见〔苏〕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322页。)以欣赏为主的鉴赏正是第一种鉴赏态度的表现。欣赏是美感的享受,判断是理性的批评。以欣赏为主即是以美的享受为主。就其内涵而言,欣赏并不完全排斥判断,或者说在美感享受的同时,会有意无意地夹带一定程度的判断。

      那么,“以欣赏为主的鉴赏”在理论和实践上究竟怎样界定呢?

      首先,这是一种自发的鉴赏。其主要特征是情之所动,不带功利。具体讲,鉴赏者是出于自身的情感需要,没有任何利害感,也不存在“谁让他这样?”“为什么要这样?”的问题。当鉴赏者面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时,在心理动因和情感需要的驱使下,很自然地进入鉴赏过程。或捧起一部小说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或挑选一首诗声情并茂地吟诵,从中获得美感和愉悦,根本无需考虑作家、诗人为什么这样写,作品会产生何种社会影响等问题。鉴赏者是用感情去感受、接受作品,而不是用理性判断、接受作品。

      其次,这是一种寻美的鉴赏。其主要特征是寻求美感,享受愉悦。鉴赏者既享受美的快感,也创造美的世界。促使鉴赏者进入鉴赏过程的是其自身的审美需要。或希望藉助美感调适身心、丰富生活;或希望通过“寻美”提升自己,充实人生;一句话,是希望在文学鉴赏的审美活动中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舍此,别无他求。因此,鉴赏者以寻求和享受美感为唯一需要,不考虑政治的、道德的和其他实际、功利的因素。不但在出发点和动机上排除了那些“非审美”因素,而且在鉴赏过程中也不受这些“非审美”因素的干扰。有的鉴赏者甚至十分执著于此。当别人把文学作品的某些词语和形象东拉西扯地牵强附会时,他们会表现出不满和愤慨。“文革”中“四人帮”搞“阴谋文艺”,古诗今文随意曲解,受到正直的文学艺术家和文学爱好者的抵制和反对,就是一个十分有力的例证。

      至此,还必须阐明,“以欣赏为主的鉴赏”,这“为主”两字在鉴赏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丰子恺先生曾谈到鉴赏的顺序:“第一诉于感觉,第二发生感情,第三感情移入,第四美的判断,第五美的批评。”(注:参见龙协涛编《鉴赏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页。)这里所讲的五步顺序,“以欣赏为主的鉴赏”主要在“前三步”停留的时间较长,第四、第五步往往是一晃而过,有的甚至连“起步”的意识也没有。换句话说,以欣赏为主的鉴赏者,他们面对具体的文学作品会先感知、后动情,继而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进入作品展示的艺术境界,感受到快乐和愉悦。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他们是“欣赏为主”,并无其他的目的,因此,他们就会“乐在其中”,而不去考虑(或很少考虑)如何跳出情感体验,对作品作理性的判断和批评。他们缺乏评判作品的理性意识,甚至也没有产生这种意识的愿望。如果说他们对作品也有一定程度的评判的话,那也只是一种感觉层面的评判,常常表现为因喜欢、感动就评为好,因厌恶、反感就斥之为差。在严格意义上讲,这还不是真正的评判。或者说,他们只是“发现了一个空中楼阁”(郭沫若语),并在其中流连忘返,不时的指点赞赏一番,但并不想分析楼阁的结构,也不想细究楼阁壮美的原因。

      二、以批评为主的鉴赏

      朱光潜先生曾谈到持“批评的态度”的读书方法,他认为:“所谓持‘批评的态度’去读书,就是说不要‘尽信书’,要自己去分辨书中何者为真,何者为伪,何者为美,何者为丑。”(注:参见龙协涛编《鉴赏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持“批评的态度”去读书,实质也就是持批评的态度去鉴赏,或称之为批评为主的鉴赏。它是歌德所说的第二种鉴赏态度的表现。这种鉴赏类型在理论和实践上又应怎样界定呢?

      首先,这是一种理性的鉴赏。其主要特征是以理念作指导,以评判为目的。集中表现为鉴赏者在鉴赏的审美活动中虽然也会动情,但始终理智地抓住情感的缰绳,不让其“任意驰骋。”他们的态度始终是冷静的,时刻不忘评判作品高下真伪的具体目的。在鉴赏过程中他们虽然有时也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但这种短暂的情感冲动很快就会被理性意识压下去,并转化为对“为什么会冲动”的原因探究;他们步入艺术世界的“空中楼阁”后,顾不得“流连忘返,指点赞赏”,就忙于解析楼阁的结构和其所以壮美的原因;他们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因而不满足、不相信直觉的提示,不满足、不相信别人的感受和评判,一定要“刨根究底”,说出个A、B、C、D;在他们看来“批评需要最终忘掉作品的客观面,将自己提高,以便直接地把握一种没有对象的主体性”(注:参见〔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百花州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因而他们往往会运用多种方法从多种角度去剖析、挖掘作品形象的思想内涵,力图说出与众不同的话语。上述所有这一切说明,“以批评为主的鉴赏”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理念指导下的“预定”的鉴赏,而不是情之所动的自发行为(虽然也不免为情所动)。如果用前面所说的“鉴赏的五步顺序”来对照,前三步他们只是匆匆而过,后两步才是他们的目的所在。为了使后两步“走”得准确,“走”得出色,“走”得与众不同,他们搬用各种理论、各种方法、各种标准,并在条分缕折中获得一种精神满足(但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美感享受)。

      其次,这是一种实用的鉴赏。其主要特征是以探究为出发点,以结论为目的。驱动鉴赏者的鉴赏过程的是探究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主观需要。鉴赏者的目的在于通过探究得出某种结论,而不在乎自己能否得到或得到多少美感。因此,面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无论自己喜欢与否,不管合不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只要有探究的价值,只要能说出与众不同的话语,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就会“违心”和“背情”地投入进去,开始寻找结论的历程。从审美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实用、“功利”的审美。为了得出某种结论,鉴赏者在审美领域内进行着其实并无多少美感的审美活动,他们的“探究”和“寻求结论”,虽然称之为“美的判断”、“美的批评”,大部分是理论意义上的“美”,而不是在情感上实际感受的美。“实用”使鉴赏者无暇去领略、感受情感层面的美,有时甚至违心地去排斥这种美。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面前,他们不是被作家所塑造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或引起形象效果的生动描写所吸引,而是匆忙地寻找某种概念,求证某种结论,因而就没有充分的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这种鉴赏方式实质是“用阅读科学著作的方法读文学作品”,对作品的主题只着眼于是否正确,而不去考察表现如何;对于作品描写的人物,只看行为如何,作思想行为的优缺点的鉴定;对于作品中所写的生活,只从道理上去看是否正确,是否全面,而不去察看、体会是否写出了生活的色彩、生活的气息和生活的情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