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教育”如果不是一种自我设定的话,就只能是一个比较学的概念,它是在同其他类型或体系的教育的对比中呈现的,如果没有别种教育体系的存在以及对那些教育类型的价值评判,也就很难有关于“一流教育”的描述。“一流教育”是在世界教育体系的相互观照、对比和评估中产生的,因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出“一流教育”的奋斗目标时,必须充分借鉴比较教育研究经验,而在具体勾勒或设想一流教育的目标时,又必须充分考虑本国和本地区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架构的内涵,这样一流教育的目标,既包含了对本世纪教育实践的一种反思性总结,又包含了观察未来的一种视野,它蕴含三个要求:现代性、世界互动性和面向未来的选择性(或开放性)。教育的现代性是指教育应体现现代化的要求并反映现代化的成果。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目标,而人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育的规范程序和学校教育的生活经验,中国作为一个迟发的外源性现代化国家,其现代化的模式(或过程与目标)不是一个内生孤立的指标,而是在受到世界体系中现代化国家的冲击后,在总结或反思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也是一个与世界体系互动的结果。这个结果本身并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通过对未来的选择和把握来认识今天的契机,所以,一流教育不是一个单项指标或单项承诺,而是一个系统分析,它至少包含了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要素和教育资源四个方面的努力。 一、观念 一流教育首先需要确立三种基本观念,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个性化。 终身教育的理念是本世纪最富冲击力的教育观念。人类自古以来就困于人生有限与知识无涯间的深刻矛盾,然而这种困惑从没有象今天那样强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了知识的爆炸性发展,人们很难将其某一阶段性学习所获得的有限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其整个人生,曾经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早期颇有成效的阶段性学习方式在后工业社会面临严峻挑战,要么我们逃避知识的旋涡并排斥新科技带来的社会生活成就而固守封闭的一隅,要么我们以一生的持续学习迎接时代变迁的挑战。后者正是终身教育的初衷。终身教育系统的一种新观念,它放弃“20岁前学习,20岁后工作”的格言,主张人的一生都必须学习并且应有机会进行学习,而这种学习既有闲暇活动的性质,也有在进修方面作出的努力。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将终身教育视为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施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适应职业世界的需要和进一步控制不断变化的个人生活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件”。终身教育打破了教育原有的空间和时间上限制,教育的可能性扩展到所有的社会单位,也将持续学习要求推及每个人的任何人生阶段。这就提出了教育机会均等,即教育民主化的问题。 教育民主化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国家已制定措施促进民主理想,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或许这是一个不断演进过程,一方面它指机会均等,另一方面它也包含帮助每个人最有利地发展自身的适应性活动。在第三世界的很多国家中,由于缺少资金,教育制度还没有发展到使所有儿童都能上学的程度。我国也有类似情形,当许多贫困落后家庭的适龄儿童需要靠“希望工程”来上学时,机会均等在全国范围内还是一个需倍加努力的目标。亨里·雅纳曾认为,“机会均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当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这一理论今天已被普遍接受。如果象中国上海这样的相对发达地区要提高教育的层次,必须将教育作为一种人权保障,在基本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进一步激发人们学习的欲望,提高受教育程度。例如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的机会,发展社区学院和民办大学。西塞罗曾将希腊人的“教化”翻译为humenitas(人性或人道),以同野蛮相对立, 这意味着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具有人的特性,今天我们考虑教育意义,就会将其视为不断提升人性的根本。自然它也是提升城市文明的根本。如果从每一个体角度考察教育民主化,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更重要的作用是让每人充分发展其自身,激发其全部潜能,由于人与人的差别性,这种激发作用就表现为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个性化亦即素质化。素质教育不是一个抽象概念,素质是指每个个体的素质,亦即他不同于他人的才能、情意价值和行为方式,这才是个性的真正内涵。个性不是性格,不是人格,个性是一个精神活动方式的全部,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心灵构架。主要为大工业生产输送合格劳动力的功利意图曾主宰了教育发展的命运达一百多年,并随之将文凭带上了权威的地位,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及闲暇活动的剧增,个人充分发展的需求日益强烈,从为谋生的教育到为发展的教育几成必然趋势。素质教育正是针对功利教育而提出的命题,它所批判的不仅是应试、文凭主义,更是人们根深蒂固的对生活的短视。人能否超越当下的生存情境,而追求一些富于人性的甚至神性的东西,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人道主义者关于自由与性情的浪漫主义论述中,也不是为日本教育改革所宣称“个性原则”,因为这样的个性,仍停留在个人尊严,自由,自律和自我负责等对东方专制主义的反叛上,仍没有关乎个人价值与才能的充分实现及人的自我更新问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将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其实质乃是学习化社会中人的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