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创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新局面,是摆在全国教育界面前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这种特征,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决定了投资于人,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的现实紧迫性和客观必然性。在发展知识经济中,企业仍是技术进步的主体,而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及推动知识应用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育在知识经济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在知识经济中,科技和教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邓小平同志早就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正被知识经济的到来所证实。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是以科技和教育高度发达为发展前提的经济。当今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60%至80%,其中教育和培训的贡献率占20%左右。知识对劳动价值的贡献率超过其他生产要素对劳动价值的贡献率。 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技能职位正在迅速替代低技能职位。在美国就业人员中,专业职位、技术职位(技术工人)和非技术职位的比例已由五十年代的2∶2∶6,演化为九十年代初的2∶6∶2。过去的十五年中,已淘汰了八千种低技能职位,同时又诞生了六千种新职位。劳动者不断从低技能职位向高技能职位迁移,拥有更多知识的人才逐步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劳动者知识化的前景更加明朗。在发达国家,本世纪初工厂里90%的人从事着体力劳动,到五十年代体力劳动者仍占少数,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教育和人才培训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投资于人成为重要的战略方针。 以教育为基础,实现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发展强调劳动者必须具有较全面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据专家统计,现代社会劳动者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到五至七年。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进程,劳动者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企业及职工都把不间断的学习和职业培训作为在知识经济中增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也是建立在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基础上的经济。 面对发达国家的科技教育优势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党中央及时抓住知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并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中居于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坚持把教育放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先行位置并适度超前发展;坚持把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坚强基石,是全党和教育战线的艰巨任务。 高等学校在知识创新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高等学校兼具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等功能,不仅具有学科综合、教学科研结合等优势,而且还拥有源源不断的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高等学校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动力源。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于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迸发,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使学生在一个学术交流更为广泛、学科交叉和渗透更为紧密的环境中成长。要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加快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使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掌握最新的专门知识,学会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本领。要让学生尽早参与知识创新活动,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因此,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前沿课题的研究,引导他们对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重视培养他们严谨踏实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及教育对外交流的扩大,我国高等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高等学校的巨大潜力和作用正在日益增强。高等学校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进行必要的学科重组,形成一批新学科和新的知识创新生长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采取切实措施,对关键岗位的带头人给予较高岗位津贴,以留住、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知识生产、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