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实验发展前景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田慧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教育实验获得空前发展,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教育实验的发展始终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教育实验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时期教育实验由此逐渐形成高潮。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得到全面确立,民主与法制建设将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科技、环境、人口、教育等诸多方面将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教育在促进个体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为人们更深刻、全面地认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观念将日益深入人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一切都将不仅对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也将对教育实验的研究内容、研究取向及实验自身的建构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可以预见,随着21世纪的日益临近,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进步,教育实验必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新的历史性发展。

      一、 教育实验在推进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实践表明,教育实验至少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认识功能,即验证、丰富、深化理论认识,发现真理,寻找规律。二是发展功能,即通过合理、有效的实验措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锻炼师资队伍,推进教育改革,服务教育决策,等等。教育实验的这些重要功能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得到了充分显示。“实验以其特有的功能,为解决教育现实中的一些迫切问题,打开局面,创立范例;为教育部门的决策作探路先导;也为教育理论的建设提供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注:张定璋:《教育实验的历史考察和本质探讨》,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例如,在理论研究方面, 教育实验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为教育科学方法及方法论的研究注入了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探讨。通过实验,探索、创造了一系列有利于教育理论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检验、深化和改造了一些国内外已有的教育理论与经验,这些成果对于新时期教育理论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改实践中,大批优秀教育实验成果不断涌现,不少优秀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并形成巨大的影响。许多学校通过走教改实验之路,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锻炼了师资队伍。教育实验在教育改革中的导向、示范、评价、激励作用日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人们的科研意识和实验意识普遍得到加强。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科研兴校”已成为不少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共识。在教育管理与决策方面,教育实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在改变传统的管理和决策方式,逐步确立了教育改革及决策过程中科研先行、实验先导的指导方针。例如,近年来国家先后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都曾广泛吸取了一些课程实验的研究成果。这一切表明,教育实验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实验的兴起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社会变革发展将更为迅猛,教育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开掘,教育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益将成为发展教育的优先目标。这一系列新的变化既对教育实验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教育实验将越来越广泛地介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未来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越来越依赖经过教育实验检验的一系列科学方法、手段和模式的普遍应用,靠加班加点拼体力提高成绩的不科学作法将被摒弃;面临日益复杂和严峻的挑战,教育改革对教育科研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重大教育改革决策及举措的制定将越来越多地吸收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实验研究的成果;一些长期存在的教育理论、学说的纷争有望通过未来的实验研究得以澄清,而我国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过程则更离不开教育实验的参与和支持……。总之,在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教育实验在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繁荣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将更为显著,教育实验的价值将在更广泛的范围里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二、 素质教育问题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教育实验研究的主导性课题

      80年代末以来,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教育实践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正在全面展开。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新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战略目标。素质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它一般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是集以上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教育条件,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开发,使发展呈现一种全面和谐的态势的过程。

      从面向未来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基本主张与当前世界范围内人们正努力探索确立21世纪新的教育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通过的《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报告指出:“传统的教育观是建筑在教师和教材是知识源泉,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一种学习观的基础上的”(注:《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载《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报告认为:“学习应当是一个以学习者积极主动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学习应当是积极的,包括组织知识,把这些知识与已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注:《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载《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并且,“学习应当是一个不断取得能力的过程,并导致积极的行动,创造一个所期望的未来”(注:《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载《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1996年发表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更进一步明确地表达了21世纪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该报告认为:“学校应进一步赋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报告强调:“要让像财富一样埋藏在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所有才能都发挥出来,例如记忆、推理能力、想像、体力、审美观、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领导者的天然气质等”(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还认为:“基础教育还应该,而且尤其应该从终身教育的角度,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手段”(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应当说,素质教育的基本主张与21世纪的教育理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人的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强调应当通过教育使人的多方面才能、素质、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素质教育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而且也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点。为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围绕素质教育开展各种教育实验,积极探索与素质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及体制,将成为未来教育实验研究的主导性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