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元祥 雷实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 武汉 邮编:430079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我国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教育观念到实践活动体系的改革时期,教育热点问题层出不穷,为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客观地把握各种教改热点问题的实质,形成富有创造性的改革举措,作者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七种主要的教育改革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与我国基本国情相联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类型

      10多年来,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涉及教育的宏观、中观、微观领域的许多问题。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类型:一是改革传统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问题;二是教育结构的调整与改革问题;三是国外现代课程及教学理论的传播引起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四是素质教育以及与之密切相连的中小学德育与心理辅导问题。

      改革传统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自80年代初到9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本身又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儿童的成长规律与早期智力开发问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的关系问题、克服应试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施规范等复杂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教育改革问题的表现又是很复杂的,而且也是教育改革方面思想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热点中的热点问题。

      教育结构的调整与改革问题主要涉及教育体制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改革、中等教育分流、幼小衔接、农村综合技术教育改革、学制改革与义务教育等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80年代中期以来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心问题之一,随着国外现代教学与课程理论的广泛传播,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分类与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程结构等问题成为教学理论研究以及教学改革实践的热点问题。

      中小学德育、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成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又一热点问题。德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德育模式问题,以及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问题也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热点问题都与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实践状况相联系,因而,需要联系国情和教育实际,认识和把握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的实质及其意义或价值,并了解人们分析并解决这些热点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论。

      二、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实质及其意义

      教育改革的每一热点问题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实践基础,并针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理论探讨或实验研究。本节主要对几种影响较广泛的教育改革热点问题作些分析。

      (一)“三个面向”与教育改革热潮的兴起

      1983年9月,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精神,成为80年代教育改革的根本的指导思想,也直接导致了克服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改革研究,教育改革热潮兴起。

      80年代初,我国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认识到现代教育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必须重视教育发展在经济竞争中的重大作用。“三个面向”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

      在“三个面向”涉及的教育改革问题中,人们研究最多的是教育的现代化问题,人们把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看作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一时间,人们对传统教育的思想、活动体系等方面的种种弊端进行了较客观的分析,研究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等问题,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处理好教育的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成为理论工作者关心的课题,人们试图通过研究,发挥我国传统文化在实现现代化教育中的作用。

      关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们还提出要探讨教育发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等问题。

      “三个面向”的观点,为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人才学”的兴起与培养目标的大讨论

      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是教育思想倾向的主要表现,同时也制约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是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之一。

      早在1979年,《人民教育》杂志开辟了“人才学论坛”专栏。“人才学”的讨论,首先涉及的是什么是人才;然后讨论了人才成长与时代需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成才的途径和方式等问题。人才学的讨论引起了教育理论界关于人才标准与培养目标的讨论。教育理论研究中,人们从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角度探讨教育的培养目标。在80年代初,主导性的看法是将知识丰富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要求受教育者广泛掌握和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便成为学识渊博的通才。在后来的几年中,大家认识到,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要让学生掌握“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必须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独立能力。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的讨论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1983年2月, 燕国才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不仅使得人们对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认识更全面了,而且还直接引发了一直延续到90 年代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热点讨论。 1983年秋,“三个面向”为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不断地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些目标的确定,为培养目标的研究与讨论指明了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