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的一项紧迫课题

——关于我国老年教育的若干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乃林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南京 210009; 孙孔懿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中学高级教师, 南京210013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人口问题历来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人口老龄化是当代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人口发展的重要趋势,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则是社会老龄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不平衡,有的知之甚少,有的存在认识的误区。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作一简要阐述,以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注意,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我国老年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

      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最早出现在工业化国家,因而,发达国家对老年教育事业重视得最早,发展也较迅速。目前,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已形成了若干较为稳定的类型:1.老年人上正规大学的模式;2.大学举办老年大学模式;3.专门为老年人举办大学的模式;4.“退休村”模式,即在大学附近兴建“退休村”供老年人居住并就近学习。此外还有其他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例如,日本许多地方建立了多学科的综合性的“长寿学园”;从80年代起,德国越来越多的“白头翁”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在汉堡,800名50岁以下的学生在校注册,法兰克福的歌德大学有1500名银须白发者自愿旁听“充电”,学习生态学、营养学、社交学等;美国不但重视举办专门的“白发大学”,而且经常举办“白发讲座”,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求知欲望。

      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起步较迟。1983年山东省成立了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1988年成立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1995年不完全统计,我国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已发展到6000多所,在校学员50多万人,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网络化程度之高,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同时应清醒地看到,我国不但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老年人口的大国。我国的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由于生育率下降,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举世屈指可数。在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中,通常被认为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日本,很可能被中国赶上并超过。“八五”期间,我国老龄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3.37%,大大超过了同期总人口平均增长1.19%的速度。199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2亿,占全国总人口近10%;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2亿之多。今后,将以每10—13年增加1亿老年人口的速度递增,到2040 年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大关,占总人口的27.8%。 一支庞大的老龄化人口大军正浩浩荡荡进入我们的社会视野。据多方面预测,我国在世纪之交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另一面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老年人口文化基础很低,1987年,60岁以上人口的文化指数只有2.00,这使老年教育在我国显得尤为必要。199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受到教育的仅仅50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0.43%。这就是说,全国99.5%以上的老年人,难以获得“老有所学”的正常权利和稳定机会,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老有所为”,也影响着他们的“老有所乐”,影响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甚至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逼近,老年教育问题将更加突出,应当引起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足够的关注。

      “任务本身只有在条件具备的历史阶段才被提出。”当代社会老年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深深扎根于老年阶段的特殊需要及其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内在联系之中,也正因为如此,老年教育一开始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显示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1996年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逐步形成良好的尊老敬长的社会风尚,为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创设必备的宏观环境。在老年人生理的和心理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生存的和发展的需要中,“老有所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它能够丰富“老有所养”的内涵,增进“老有所医”的效果,开发“老有所为”的能力,提升“老有所乐”的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以“老有所学”促“老有所为”为目标,把老年教育事业纳入地方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要协调好有关部门,共同制订好本地老年教育的发展计划,有计划地分步推进。要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的指导机构,开展经常性的工作。要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扶持老年教育事业,帮助排忧解难。只要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就一定能有一个大的发展。

      二、现代社会老年教育价值

      老年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源于整个社会对老年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老年教育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也具有其他教育没有或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价值。具体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有利于发挥老年群体智力资源的作用。

      198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决议指出:“全世界要认识到寿命延长是一项生理上的成熟和一种进步的象征,并且认识到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而非负担,因为他们以其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作出价值无比的贡献”。科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实践智力”并不因年纪大了而受破坏,它可以继续运用和发展。因为人体的大脑皮层约有140 亿个神经细胞,其贮藏信息的容量,估计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多倍(该图书馆藏书约1000多万册)。人脑庞大的细胞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只有百分之几的细胞在工作,其余都以“劳动后备军”的身份处于“待业”状态。生理学还告诉我们,人脑左右两半球的发展并不平衡,当左半球在进行高级神经活动时,右半球还没有发挥它的功能,反之亦然。如果双管齐下,同时开动,互相配合,会使记忆力和理解力出现异乎寻常的表现。此外,随着人的寿命延长,人的智力释放期也会相应地延长。社会老年人的比重增大,一方面会增加社会的赡养负担,另一方面也标志着社会智力库的积累增多。通过教育手段有效地开发这些宝贵财富,不仅可以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而且可以创造可观的社会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