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科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设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伟嘉 副教授,广西大学商学院,南宁市,530004

原文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经济学科传统的,以安排学生到实际部门顶岗操作为特征的实习方式,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逐渐流于形式。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需对实习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校内组建经济运行仿真实验系统,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模拟实习环境,不失为解决目前实习困境的可选之路。本文对这一设想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组建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应用经济学科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势在必行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干家。经济与管理学科中的货币银行学、企业管理、会计学、国际贸易等应用型专业,由其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所决定,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实践教学环节在这些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专业组织实践教学环节的传统做法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某些实务课程后,安排一个时期到实际部门“见习”或操作,即课程实习。待到毕业前夕,再集中一段时间到对口部门进行综合性的毕业实习,由此完成技能培训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传统做法正面临着许多因素的制约而愈来愈不尽如人意:

      第一,实习经费的制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地方性高校的教育经费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学生每年的实习经费多年一贯制地维持在文科42元,理科60元的水平上。而同期的车船、住宿等费用则在不断上涨。由于实习经费紧张,我们不得不把本该分阶段进行的课程实习内容一律删减,以便把有限的经费集中起来保证最后阶段的毕业实习。即使是这样,毕业实习的时间还是由于经费的制约而不得不一再缩短。同时为节省经费,本该集中实习的改为分散实习,本该教师驻点指导的改为教师跑点检查,从而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实习场所和岗位的制约。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企业与公司的商业秘密也日益增多,许多单位都视接受大学生实习为包袱,一些勉强接收了也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怕泄露商业机密。有一外资公司的经理曾直言不讳地对我们说:“不是我们不理解学校和学生的实习要求,这里面有个利益关系。我们每个外资企业都有一批相对稳定的客户,这是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的关系,如安排实习生跟着业务员跑几单生意,与客户熟悉了,以后该学生分到别的公司工作,回过头来把我的客户拉跑了怎么办?”由此产生了货币银行学专业的学生到银行实习接触不了银行会计和信贷业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不能看帐目,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工厂实习不能了解企业生产和营销计划,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到外贸部门实习不能接触客户的被动局面。这种“雾里看花”、“君子动口不动手”式的实习实难达到预期目的。

      第三,实习项目单一性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行业界限已被打破,经营领域的拓宽,使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学企业管理的要懂得银行、外贸等业务的运作流程;学外贸的也要求懂管理、银行、会计业务等等。此外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双向选择模式也使得学生择业的自由度大大增强,学生们亦要求拓宽基础,多掌握一些实用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需要。这种内外两方面的要求,推动着应用经济学科日益融合,通才教育正成为高教改革的努力方向。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使学生真正多方位地掌握应用经济学科的实务技能,单靠那种传统的学企业管理的只到企业实习、学金融的只到银行、学会计的只看帐的实习方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为缓解上述制约因素对学习教学的影响,我们也曾尝试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办法来解决。但实践结果表明,校外实习基地也只起到了一个保证实习场所的作用。那些涉及商业秘密而又是实习所必须接触的关键问题学生仍无法介入。而且一个实习基地所能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内容也仍然停留在有限的层面上。因此这种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传统实习方式的缺陷。由此表明,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就必须改换思路,对应用经济学科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形式以及内容设置来一个大的变革。

      二、仿真模拟实验——应用经济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可选之路

      受国外商学院案例教学和前西德为培训失业人员开办模拟实习公司的经验启发,我们认为可以采用把与专业教学有关的微观经济活动搬到实验室仿真模拟,将案例教学实证化、动态化的办法来构建一种新型的实习教学模式,以便有效地帮助学生及时掌握本专业的业务流程和操作实务,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实习方式中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缺陷。

      将经济活动搬到实验室仿真模拟的做法与传统的实习方式相比较:一是有利于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及时消化和验证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的场所,如一些实务性课程可以直接搬到实验室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组织阶段性实习;二是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在传统的实习方式中,学生是跟着看的配角,而在模拟实习中,学生成了自己动手做的主角,通过亲自实践,既可验证理论,又可发现自己的不足,必将大大调动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三是有利于打破旧的专业界限,为学生提供实践多种角色的机会。由于模拟实验室是个仿真的经济运行环境,包容了生产、营销、会计、金融、外贸等多个部门的业务流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轮换不同的岗位,从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了解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增强上岗后的适应性,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把现实经济活动搬到实验室加以模拟,这在过去被看作是完全不可为的事情,但我们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这种模拟活动是有其现实可行性的: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经济活动仿真系统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在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的秩序由自上而下的计划来维持,企业、银行等经济单位仅仅是计划实施的工具而不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时的经济运行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模式,学生只要到有关单位看一看即可较自如地从事“经济活动”,所以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建立一种模仿计划运行的模拟系统。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的秩序主要由市场来维持,微观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和联系日趋复杂,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也不断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按市场经济活动规律建立一个仿真模拟系统不仅有必要并也有了可能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