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与亚文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傅维利,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是指由特定社会群体发明、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群体和群体内成员共同认同的特有的文化意识,是构成亚文化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以相同的年龄、身份、阶层、职业、党派,甚至兴趣、爱好、信仰为标志性特征,可以构成形形色色的亚文化群体。在现代社会中,亚文化正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

      学校教育与多种亚文化群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此仅举几个重要的方面加以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亚文化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关系和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若干人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对儿童、青少年成长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群体。儿童、青少年从小就生活、成长在家庭中,家庭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语言特征等从小就进入他们的心理结构中,从而产生深刻的作用。家庭成员之间是用血缘和亲密无间的感情纽带联系起来的,彼此之间更容易产生信任感。儿童、青少年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长,文化濡化(enculturation )过程更容易实现。

      一些专家认为,在家庭亚文化的整体熏染和濡化下,儿童、青少年的某些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个性习惯以及情感模式等等,如同从家庭中复制出来的一样。在一些比较浅表的层次上,如穿着、时尚、举止行为、习惯等等,家庭的影响直接可感。在这些方面,任何教育机构都取代不了家庭的作用,也难于与家庭影响相抗衡。尽管家庭的某些教育功能在现代已向社会转移,但家庭对儿童、青少年教育功能的全面性,却是专门化的教育机构所难以达到的。某些特殊的教育职能,只能依赖家庭这个场所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1〕。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亚文化形态,这与每个家庭的文化传统以及家庭成员,特别是核心成员的职业类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父母的职业地位愈高,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愈好。中国80年代末的一项研究证实,知识分子类职业的父母,其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干部、职员类职业父母的子女;干部职员类职业父母的子女,其成绩又高于工人(农民)类职业父母的子女。在品德行为方面也有类似的倾向。专家们在分析原因时指出,由于家长职业在类别上的不同,使家庭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都受到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职业常常带来不同的环境和学习气氛,不同职业类别的家长对子女学习的指导能力以及教育的自觉程度和教育方式方面均存在差别。他们的职业道德要求、职业修养等也不一样。这种种差异构成不同的家庭亚文化形态,并最终影响到子女的学习成绩和道德面貌,影响他们的心智和个性发展。另外,家长的职业活动可以产生特殊的定势作用,对家庭成员感知社会信息类别有影响〔2〕。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气氛、 家长期望值等对子女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显著影响,已被多数研究所证实。在一般情况下,家长文化水平越高,家庭气氛越和睦,家长的期望值越高,其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品德行为发展状况越好,反之亦然。例如,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气氛,加强了家庭内部的群体内聚力,保证了家长教育和影响的效果,这对受教育者的学习和品德发展是有利的。反之,专断、紧张、经常有冲突的家庭气氛,对于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来说,势必产生不良的作用和结果。平淡、不活跃、关系疏离的家庭气氛,导致了受教育者和双亲之间一定的“离心力”,使他们之间常常存在一段心理距离,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要求和教育影响在此家庭气氛中被削弱了。因此,家庭气氛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强有力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3〕。 在一般情况下,公立学校能更忠诚、精确地反映和传播社会主流文化,但它却难以改造不同的家庭亚文化。在影响家庭亚文化的几种主要因素(家庭成员的职业、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家庭的经济及居住条件、家庭结构、子女排行情况、双亲分居情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期望、家庭文化传统等)中,绝大多数学校是无法加以干涉或调节的。学校应当做的是充分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亚文化环境,并判断其利弊以及这些利弊条件已经给学生造成的或今后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找出因人施教的方案来。还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以充分利用家庭亚文化的正效应,尽可能减少其负效应。

      二、学校教育与同辈团体亚文化

      同辈团体(peer group),是指由年龄一样或相近的人构成的群体。同辈团体亚文化是指同辈群体中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4 〕。同辈团体亚文化具体可分为少年儿童亚文化、青年亚文化、中年亚文化和老年亚文化。其中,少年儿童亚文化、青年亚文化和学校关系十分密切。

      在一般情况下,儿童从2岁左右开始,就喜欢和同龄人游戏、 玩耍;到3~4岁时,和伙伴的关系日渐亲密;到5~6岁时,儿童开始有朦胧的小群体意识,有了归属感的萌芽,于是2~3个儿童常会聚在一起; 8~13岁时,开始形成小团体并逐步达到高潮,此后逐渐淡化。这说明,同辈群体亚文化是儿童、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同辈群体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地位平等,加之同辈群体能满足少年儿童游戏、友谊、安全、自尊、认同等方面的需要,因而多数少年儿童都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程度上加入过不同的同辈群体。有的少年儿童热衷于参加同辈群体的活动,并效忠于该同辈群体〔5〕。不同年龄、不同儿童和少年的团体亚文化特质并不完全一致, 但也常常表现出一些共性。

      其一,在学校,同辈团体及其文化有一个形成过程。据研究,这种演进过程大致可分5 个时期:孤立期(一年级前半期)——没有构成团体,谁和谁交朋友,各个儿童正在探索阶段;水平分化期(一至二年级)——座位靠近、上学同路等自然接近因素开始使儿童间建立关系;垂直分化期(二至三年级)——根据学业、身体能力的优劣,分化出支配儿童和服从儿童;部分团体形成期(三至五年级)——形成了若干个部分团体,各团体由其领袖统帅;团体合并期(五至六年级)——各部分团体开始合并,出现若干个更大的团体,成员的团体意识更强,并出现了制约成员行为的规范。真正意义上的同辈团体亚文化是在后两个时期开始出现并逐步成熟〔6〕。

      其二,团体至上原则形成并逐步被接纳。儿童、少年一般是按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团体,因而对团体有较强的依恋感和一体感。当个人的意愿和行为可能破坏伙伴关系或团体的延续时,他们常常会妥协或作出某些让步。

      其三,儿童、少年同辈团体中已形成了某些明确的规定。如不准把团体内的事情向大人透露;对外发生冲突时要团结一致。谁违反了这些规则,团体就用诸如不准其参加今后的团体活动而给予压力。

      其四,同辈团体成员多数为同性的。男孩方面多以冒险、猎奇、运动等室外活动为多,女孩则多为读书、趣味活动等室内文静活动。或许正是儿童、少年同辈团体活动类型的这种分化,才决定了同辈团体内性别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