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教改实验的着眼点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优秀人才的奠基工程,必须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即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而非某一方面的单一素质教育。因此,教育整体改革不是简单的形式变化,而是本质的根本性的变革。就此而言,教改实验的着眼点应当从整体改革的要求上立足、从素质教育的要求上立论、从未来世纪发展的要求上立意、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要求上立标,革除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中那些不适应现代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陈腐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构建整体优化的素质教育模式,使学生真正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和谐发展。但近些年来,导致教师疲于奔命、学生不堪负重的“应试教育”,却严重阻碍了儿童智慧潜能的全面开发和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正如陶行知先生早在三十年代所尖锐批评的那样:“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必不教。……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1〕勿需讳言,这种现象,在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仍然大量地存在。如果不积极进行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实验,就很难冲出“应试”、“片追”的樊笼,就难以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的逐步构建的渐趋完善。概言之,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的发展生机应当深深植根于“素质教育”的广阔沃野之中。 二、关于教改实验的突破口问题 选择教改实验的“突破口”,就是确定学校从哪个方面哪个关键要素和环节上率先投入改革实验,并藉此为契机,全面推动纵向各阶段实验内容的街接横向各要素改革的配套。我们说,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是一项由多因多果、方方面面所构成的覆盖面广、群众性强、层次繁复、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但教改实验不可能同时面面俱到,而只能是整体设计、专题落实、抓点带面、逐步深化,正如大面积采煤须先向纵深掘进、开出通道而后再横向拓展一样。因此,要想使教改实验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果,必须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确定某一方面作为突破口,并以此带动学校整体改革实验的顺利运行和全面展开。而展开教改实验的逻辑起点理所当然地在于把握实验对象的内部矛盾结构这一点上。但矛盾运动决非整齐划一、等量齐观,而是总有主次之分,其中的主导矛盾则往往是制约实验对象整体运动的根本性因素,是教改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切入点。教改实验“突破口”的选择体现了学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包括物质条件、教师素质、领导作风、生源状况、学校传统、社区经济与文化环境等。“突破口”一经选定并投入实验运作,便实际上决定了学校整体改革实验的个性特色,实质上便确定了一所学校一定时期内教改实验的重心和灵魂。就近年的教改实验来说,其“突破口”的选择总体上主要有纵向衔接式、横向联系式、纵横网络式、主题展开式等几种形式。具体而言,有的是以“一条龙”的学制改革为突破口;有的是以区域性教育问题或某些主要弊端为突破口;有的是以某一学科或学生某一方面的心理因素为突破口;有的是以改革学校管理的结构和方法为突破口;有的是以改革课程结构、调整教材内容或更新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有的则是以综合协调课内外、校内外多种教育力量、因素和环节的作用为突破口,等等。至于以何作为“突破口”,一般是因校、因人而异的。同一项教改实验,在不同的学校,由不同的人进行,其突破口的选择就可能大不一样,因为各校有各校的具体情况,各人有各人的工作方式。可见,教改实验突破口的选择并无固定模式可循,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实事求是。 三、关于教改实验的承受力问题 这里的“承受力”,主要包括教改实验单位在实验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方面的承受能力(物质承受力)和教职员工包括领导在思想观念及心理适应方面的承受能力(心理承受力)两个方面,即哲学上所讲的要注意“适度”和“量力”问题。否则,教改实验的力度、难度和跨度超越了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难以承受,就必然会鞭长莫及、顾此失彼,导致实验举步维艰、僵滞不前甚至中途“流产”。 教改实验的物质承受力,是指进行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在物质方面所必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和需求:在人力方面,主要包括领导力量、师资状况、学生来源、职工素质、实验队伍等;在物力方面,主要包括实验用房、教育设施、实验仪器等;在财力方面,主要包括教育经费创收资金、实验启动和维持费用等。我们说,“改革”、“实验”的本身就意味着“探索”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疑问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和后盾。比如教改实验中要进行一定的设计、测量、调查、统计或购买物品、编写教材、充实设备等,这都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教改实验切忌 一哄而起,要适度立项,量力而行,不要摊子过大,花费太多,更不要为了追求某种所谓的“轰动效应”而不惜“杀鸡取蛋”、“竭泽而渔”,超越了实际承受能力,导致经济拮据、群怨鼎沸。实践证明,这种教改实验是难以持久的。 教改实验的心理承受力,是指参与者们(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教师、学生、家长、职工等)对教改实验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它主要包括对教改实验的认知、理解能力,应变、自控能力,接受、耐压能力,以及情绪、情感、态度等的综合平衡能力。教改实验若要顺利进行,就必须充分考虑和顾及到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因为教改实验的特点是验证性、探索性和创新性。虽然从逻辑上来说它是以往教育改革的继续和发展,但已经不是单纯的量的增加,而是质的升华;不是沿袭常规轨道的渐变过程,而是一个不连续的突变过程,一个新旧观念相互摩擦、新旧体制相互碰撞、新旧矛盾相互冲突的过程。为此,必须卓有成效地做好以下几项工作〔2〕:一是尊重人们对教改实验的心理承受能力,将其速度、规模、变动幅度和所能忍受的压力范围控制在人们心理最大承受点左右,应选准突破口和成功点,而不应期望人们同时承受众多的改革刺激和过度的精神压力。二是采用大方案、小步子的办法使人们逐步适应改革实验,特别是带有剧变性质的牵动面较广的改革,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进行,以免因变化太突然、超过了可以承受的阈限而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和逆反心理,甚至会出现攻击性或反抗性行为。三是注重人们对教改实验的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一般说来,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必然涉及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有益于师生的教改实验,会使人们的心理承受力相应地向正面强化与发展。四是提高教改实验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参与意识。如果教改过程的公开性较大、群众参与方案制定的范围较广,其心理承受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实验伊始,应注意广泛宣传,大造舆论,集思广益,发扬民主,提高人们对教改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