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弃升学主义的应试教育,将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实质上是要把应试的目标首先换成素质目标,并以此为基点改革课程、教材、管理、评价……关键则是制定素质的细目化目标并使之具体化。明确完善的素质目标,既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实践探索的难点,心理素质则是其核心所在。故,本文试就心理素质的内涵、构成、特点等问题加以探讨,希望能引起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一、素质教育之素质的涵义 要把握心理素质的内涵,首先应弄清素质教育之素质的基本涵义。素质原是心理学借用生理学的一个专业用词,是先天素质的简称,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1〕这里的素质仅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依据,不是培养目标范畴的素质。审视素质教育这个核心概念的形成过程可知,它是直接催化于政府有关文件的素质概念,特别是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两处重要论述:“现在,我们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突出地提出来。”“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显然,这里的素质就是对“政治家素质,军人素质,劳动者素质……”这些日常概念范畴的素质的概括,是由“事物本来的性质”〔2〕这个意义发展而来的,其真正涵义主要指“事物的基本特性”。公民的素质即公民的基本特性或品质,是公民质量水平的内在依据。培养学生的素质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特性或品质,就是为全面提高未来公民的整体质量水平打基础。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它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成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3〕 这里,作为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素质概念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特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特质与社会特质融合而成的机能结构,即人在其自然特质基础上,通过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将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加以内化,其自然特质同化内化信息的过程中衍生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基本特性或品质。 二 、素质教育之素质的系统结构 素质教育的素质目标是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优化发展的动态的目标体系。研究其系统结构,在方法论上也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追溯有关人的发展学说的历史,我们知道,古代的哲学家大都已认识到人是由身体和精神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因而,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形(人的形体)、神(人的精神)关系的争论,欧洲古代哲学史上有肉体和灵魂关系的争论。马克思、恩格斯认真地研究了现实的人,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社会实践的人,揭示了人之不同于动物的社会特质。同时,他们也承认人是由身体和精神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马克思曾说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恩格斯把人看作是生产的要素之一,并说人这种生产要素“包括他们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5〕 1866年8月底,马克思在给出席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总委员会代表写的《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指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6〕查英文原文,马克思所指教育的第一件事是Muntal education。其实际含义是精神教育或心理教育,译为智育是不确切的。精神教育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词,它是包括智育(intellctual eduction)、德育(maraleduction)、美育(aesthetic eduction)〔7〕等成分的心理或精神活动范畴的教育。我们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精神教育和体育,是为了促进年轻一代的精神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提出技术教育是为了促进年轻一代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力量运用到生产劳动中去,承担起创造物质财富的使命。这样看来,马克思也是把人看作身体和精神的统一体,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的。 借鉴先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思想,再参照十多年来的有关研究,我们认为:人的生理系统与建筑其上的心理系统组成了人的个体系统、相应地,人的体能素质与心理素质就组成了个体内在的素质系统。 体能素质即一个人在意向与认如参与指导的各种身体运动中养成的以生理机能为主体、生理与心理协调发展的基本特性或体能品质。它有别于传统体育意义上的生理解剖特点为主的体质,而是以体质为载体、开发主体身心潜能、塑造健康个性的体能特性或品质。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活动中养成的以心理机能为主体的心理特性或品质。它不是传统心理学意义上孤立的认识特点、情感特点或意志特点,而是个体在较长时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的、以人的本质为核心,需要、认知、情感等社会特质相协调的心理机能特性的统一体,是个体开发其潜能、塑造个性的内在结果,又是其后续开发的内在依据。 而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之外又并列出“社会文化展面”的素质“三层说”认为,社会文化层面是”指以人的生理组织结构为物质载体,并只有经过内在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的社会文化素养。”〔8〕我们认为,该层面既然是“经过内在的心理过程”并且只有经过内在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那么,经过心理过程同化观念性文化成果的同时,也就是主体运用其神经系统的自然特质并赋予相应社会特质的过程,这个内在过程必然地要形成主体的相应“社会文化”的知识或命题网络,衍生成相应的心理结构。从前述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也可得知,将德、智、美等方面的工作内容概括为社会文化层面,以促进年轻一代的全面发展,具有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领域学科分类的意义,但是,若立足教育实践,从发展主体的角度看,将德、智、美诸育的工作内容与其目的混淆或与心理素质系统并列是不合逻辑的,它们发挥效力所培养的素质只是心理素质的组成部分或亚结构。这样,才符合实际,才有利于从本源上克服将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工作人为割裂、各自为政的纷乱局面,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