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收入不平等

作者简介:
丁小浩,女,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北京 100871);杨素红(通讯作者),女,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北京 100081);陈得春,男,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基于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大量研究验证了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居民收入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相关文献表明,无论是理论模型推导还是经验数据检验,关于教育和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均存在很多争议。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发展和收入不平等的“倒U型”关系是研究增长与不平等关系的一个重要猜想。为了检验教育库兹涅茨猜想,文章搜集并整理了152个国家教育增长、基尼系数和相关制约因素的长时段面板数据。结果发现,在控制年份和国家层面因素的双向固定效应以后,教育增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并没有显现出“倒U型”模式;分国别来看,受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制约,不同国家教育增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呈多种形态;基于典型国家的案例分析表明,相似发展模式的不同国家教育与基尼系数的关系复杂多样;单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教育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模式多变;同一国家内部若采用不同指标度量教育水平与收入差距,教育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模式也存在差别。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并不必然成立。文章对深入理解教育与收入不平等关系以及如何发挥教育在收入分配制度设计中应有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6 期

字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教育被认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探讨教育对经济影响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大多数研究将教育默认为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的基础,以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为支撑,其实证结果基本肯定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提高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相比之下,对于教育能否减少社会贫富差距、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无论在理论和机制构建还是实证分析方面均比较薄弱。

       在探讨教育增长与收入不平等关系方面,库兹涅茨假说(Kuznets Hypothesis)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库兹涅茨假说可以追溯到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1954年在美国经济协会上的演讲①[1]。库兹涅茨假说描述了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并用“倒U型”曲线刻画这种关系,即随着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先上升,在达到某个临界水平后开始下降。由此,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被用来描述不同种类的增长与不同种类的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例如环境库兹涅茨假说(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2]、社会库兹涅茨假说(Social Kuznets Curve)[3]、逃税库兹涅茨假说(Tax Evasion Kuznets Curve)[4]、政治库兹涅茨假说(Political Kuznets Curve)[5]等。在教育领域,既有研究从教育增长和教育不平等的关系角度,也有研究从教育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角度探讨教育库兹涅茨假说(Educational Kuznets Curve)[6]。本文的教育库兹涅茨曲线是指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先提高至峰值后再逐步下降,呈现“倒U型”态势。

       本文首先梳理并分析与教育库兹涅茨曲线有关的研究文献,之后利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数据和典型案例国家相关资料,考察全球范围内教育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索教育增长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了什么影响,应该如何看待教育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以及收入不平等是否有机会通过教育在新的发展时代得到缓解。

       一、文献综述

       对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理论模型推导的思路,试图在所设定的前提假设的限制下,推演“倒U型”曲线能否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铁律”;二是从经验研究的思路,检验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是否有效拟合了现实数据。本文按照这两个思路综述相关文献。

       (一)增长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

       研究库兹涅茨假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探索“倒 U型”关系可否成为刻画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一条关系法则,或者说是一条铁定的规律。已有研究试图通过建立刻画增长和收入不平等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理论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差距,从根本上检验库兹涅茨假说。本文主要结合工业化进程、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市场供求这三类机制展开分析。

       1.工业化进程机制

       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进程是通过包括劳动力转移在内的经济活动从农村部门向城市部门的逐步转移实现的,结构转型是增长和减贫的关键动力。罗宾逊(Sherman Robinson)通过简化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试图证明“倒U”假说,但其推理的基本逻辑需要假定收入差距与工业化进程和工农业部门的人口份额变化无关。在《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一篇论文中,他用“一个仅含极少假设条件且非常简单的模型”宣称“倒U”现象是一条“经济法则”(Economic law)或“铁律”[7]。但他所认为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工业化进程无关等假定与现实相距甚远,这就动摇了罗宾逊方法得出发展与分配之间的“倒U”结论的根基。退一步说,即使从长期看,发展与分配之间确实存在确切的“倒U”规律,那么,这种“倒U”规律也不能用罗宾逊所运用的方法推导出来。王检贵基于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费(John C.H.Fei)和拉尼斯(Gustav Ranis)以及托达罗(Michacl P.Todaro)等人的二元经济模型将经济社会划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通过严谨的数学证明发现,如果工农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本身不受工农业部门的人口份额变化的影响,发展与分配之间可能会出现三种模式,即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收入分配有可能持续恶化,也有可能持续好转或出现“倒 U”走势,而不是罗宾逊所坚持的“只可能出现‘倒 U’规律”一种趋势[8]。因此,在缺乏政府有效干预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未必像库兹涅茨所猜想的那样,会伴随着不平等程度显著地先上升后下降。

       2.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已有文献大多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机制论述教育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舒尔茨(Thodore W.Schultz)在早期关于教育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中指出,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是减少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基本因素[9]。已有研究通常将收入方差与受教育程度及其方差以及教育回报率联系起来分析教育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为了厘清教育增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的传统模型通常将受教育年限为S的个体收入水平(Y)表述如下[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