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1949-1966)

作 者:

作者简介:
齐鹏飞(1964- ),辽宁海城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王海诺(1994- ),女,辽宁沈阳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江淮论坛

内容提要:

工业化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的必经之路,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夙愿”。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致力于工业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中国语境下首次被大规模使用,并经历了一次从“苏联式”到“中国式”的转变,最终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概念、思想和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准备、奠定物质基础。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这既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引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学界深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课题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2]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滥觞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先导”“实践先导”,即使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其概念在中国语境下从一开始探索业已衍生出了不同于西方工业化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新概念、新内容和新特点。对此概念进行历史性的回溯和梳理,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深刻内涵和时代特征。

       21世纪初,“概念史”被引入中国,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概念史研究成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其主要是对中共党史上重要概念、概念群等[3]之起源、演变的考察,其中必然勾稽中共党史实践轨迹[4]和思想发展轨迹。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概念的研究,往往出现在此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工业化思想或工业化实践研究之中①,抑或是包含于“现代化”概念史研究之中②。但此类研究成果往往是将“社会主义工业化”概念之流变放入更为宏观的“大历史”视角审视,缺少对此概念及其演变背后“核心精神”的细致“描绘”与深入探索。鉴于此,亟须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并经历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此概念变化过程中有哪些不变的思想、特点。

       一、“候场”: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语境中的“工业化”概念

       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在著作中对以机器劳动为基础、使用蒸汽发动机和新的工具机进行的大规模生产进行描述,并指出大工业③的生产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活必需品的充分满足。④但他们也指出,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无产阶级受到的压迫越来越沉重,为摆脱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不得不奋起反抗,进而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无产阶级政权。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为唤醒无产阶级反抗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意识,在其著作、讲话中对中国的工业化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对“工业化”的初步认识,例如,工业化的核心是工业建设,伴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是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业化是一个过程,要经历长时间的建设或发展才能实现⑤;“凡工业后进国的经济生活,未有不受工业先进国的操纵、压迫的,至于被侵略的弱国、殖民地就更不待说了”[5],等等。在此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为挽救国家和民族,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在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后,便提出将来要实行国家工业化政策,其中包括没收帝国主义在华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监督中国资本家工业企业、建立国有工业等。⑥通过此类政策、措施不难看出,此时中国共产党要实行的并非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工业化政策,而是一种类似于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全资”“合资”等方式控制了中国大量工业企业。于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要求建立和扩大国防工业⑦,这是因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6]。因此,为了实现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日本侵略者的目的,必须建设工业[7],尤其是国防工业。这也是使中国强盛起来的必经之路。[8]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此时已经开始考虑在工业建设中的“外资”“外援”问题。对于“外资”,他们认为,在落后的农业国要依靠自身力量建立起大工业生产是极其不易的,需要一些外资支持,但必须守住两个底线,一是外国资本不能对中国独立政治权利产生影响,二是必须在中国“取得真正的独立和民主之后,才有可能把大量外资用于大规模地发展生产事业”[9]。对于“外援”,中国共产党则认为,可以争取“友邦”“同情国家”的帮助,以建立并扩大国防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这也是为了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为可能出现的“全面被敌封锁”做准备。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