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历史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思路,也是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进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充分表明了我国领导人对历史知识的高度重视。作为研究中国政治理论和治国理政经验的社会科学,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同样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养分,追本溯源,为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一些政治问题探寻“中国方案”。以2019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标志,历史政治学正式提出至今已历三年,政治学界也对这条史学转向的路径给予了高度关注。可以说,历史政治学不仅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政治学学科之“变”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现实巨变的关键路径。 就已有成果而言,多是聚焦于历史政治学研究范式、重要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性等方面,其中包含的历史知识也大多是基于学者自身的史料阅读和梳理而产生的“历史感觉”。问题在于,当我们置身于历史政治学所强调的“大历史”视角时,政治学研究者在史料搜集、解读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上存在的相对局限,使其所产生的“历史感觉”可能是被片面“经验”蒙蔽的结果。那么,历史政治学研究者应如何在走进历史的过程中,实现对历史经验和既有理论的超越呢?在这个过程中,量化历史能够为历史政治学带来什么,我们又需要注意和避免哪些风险?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历史政治学在方法论层面上要超越人文学科的“感觉”领域,在中国主体性的基础上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接轨,才能为政治学基本理论贡献兼具中国特色和科学性的知识增量。量化历史通过把历史数据和量化分析模型带入历史分析的过程之中,有助于研究者在茫茫史料之海中更准确和高效地把握因果脉络,恰是打破“感觉”迷雾的一柄利刃。鉴于此,本文对历史政治学和量化历史方法的研究取向进行辨析,分析量化历史对历史政治学研究存在的价值和风险,为历史政治学研究路径的多样化提供思路,以促进历史视野下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历史政治学(Historical Political Science):中国政治学的“求治”新路径 “历史地看问题”是浸透于中国人血液中的思维方式,①历史也一直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视角和理论资源。无论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占核心地位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取向,还是之后由西方学界引入的历史制度主义视角,都对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6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概念的提出,对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历史政治学在对理性选择主义的反思中逐渐兴起,并初步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在历史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取向方面,杨光斌、徐勇、任锋等学者分别就历史政治学的政治价值和功能、历史视角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历史政治学的学术起源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和对话;②除此之外,也有一批学者基于历史政治学研究范式,对中国政治学中一些重要的制度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汪仕凯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进行历史政治学分析,发现中国共产党创造最高政治权威过程的根本是将中国广大民众凝聚成整体政治力量,并以其作为最高政治权威的根基,在这个过程中也创造了新的政治大一统;③姚中秋基于对“士大夫”这一古代官僚角色的历史政治学分析,发现士大夫是与韦伯式官僚不同的领导性治理者,与当代中国干部的角色间存在构成上的传承性;④马雪松则致力于审视中国传统政治帝谥制度的类型特点、历史脉络及政治意蕴,认为文皇帝谥号反映了文武关系中的功德观念与内在张力,体现了尊号、文质、专制的政治意蕴。⑤此外,姚中秋、赵鼎新、郭台辉等都曾将历史政治学与历史社会学、比较历史、历史制度主义等学界流行的研究路径进行对话,从而进一步探讨历史政治学所具有的功能和属性。⑥这些成果也让学界在历史政治学的内涵、特点和研究取向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历史政治学是以对中国历史中所蕴含的独特文明内核的承认为出发点,在一种动态的、长时段的分析视角之下,从历史中探寻政治发展的轨迹、制度变迁的脉络、政治文明的内涵等“地方性知识”;并与当下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观念进行比较,寻找其中的关系,即“由当下反观历史,以历史理解当下”;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出和发展蕴含中国经验、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和概念,从而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更充分的合法性论证。 历史政治学以“求中国之治”为目标,不仅是中国政治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其作为历史学和政治学交融的产物所具有的知识属性。具体而言,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政治学的国家性决定了无论在历史中的哪个时代,其关注的核心问题都是由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国家提供的。⑦对于某个国家的政治学主流研究而言,更是能充分体现该国的政治发展取向。例如,美国学界的民主理论和选举制度研究经久不衰,欧洲学界则更为关注福利国家和移民问题等。对于中国政治学而言,由于政治学学科的重建过程受到了西方政治学理论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些政治学者习惯用他国的经验来衡量中国的政治变革与发展,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批判性的而非解释性的,忽视了政治学的正当化功能。⑧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将西方的“历史政治学”产出的理论和概念作为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基础,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理论与我国实际的冲突,而且使得国家治理过程缺乏适当的理论根基。因此,在中国语境中提出历史政治学,是建构中国政治学学科“国家性”的重要路径,也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合法性提供更符合现实实践的理论依托和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中国历史天然具有政治属性。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绵延千载,无论是国家的“大一统”形态,还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政治思维中的历史想象和政治运作中的实践取向,并一以贯之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这些传承下来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对今天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就历史的本体论而言,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属性不同决定了二者所面向的问题和产生的理论也各有侧重。西方历史源于欧洲“多统”的社会史,各民族势力的混乱更迭使其更为关注政权和政治制度的变迁;而中国历史的“大一统”国家观和兼容并包的民族价值观贯穿始终,长期以来较为稳定的官僚体系导致由此形成的政治思想也更多地体现了对良政善治的追求。历史政治学饱含着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政治发展进程的深切关怀,致力于搭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话语体系、理论框架和解释逻辑,最为重要的研究资源来自中国的历史叙事,因此其目标亦在于通过回归本国历史实践中的政治发展、政治变迁等方面之经验,找寻中国的“求治之道”,以经验和历史为基石完成理论和解释路径的创新。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其他非西方国家的政治文明和政治实践也纳入研究视野中,由此克服西方政治学理论的地方性局限,形成更具包容性和解释力的政治学理论体系。⑨总之,历史政治学的提出,对我国政治学话语重构和政治学学科的“中国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历史政治学的多样化发展,也是国内学界实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目标的重要进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