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06]01—0044—03 任何生态系统,都离不开其赖以产生的源头。在自然——社会生态关系中,自然乃社会生态产生与存在的源泉,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根基。同样,在社会——政治生态关系中,社会则是政治系统运作的生态源,社会生态乃政治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氛围。政治系统虽然拥有规制社会系统的权力,但它并不能因此而跳出社会生态,脱离社会系统的制约;同时,政治系统也不可能拒绝社会生态的滋养。没有社会系统的约束,政治系统的生长就会漫无节制;没有社会资源的源源不断的输入,政治系统的运转就会失去动能。① 当今社会,政党政治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的重要表征。政党是政治系统的中枢,其生成和发展必须从社会环境中汲取资源,否则必将走向衰败乃至灭亡;反之,社会系统失去了政党的权威,社会发展就会受阻乃至停止、倒退。因此,探讨社会环境与执政党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执政党建设的战略性课题。 一、概念厘析:政党与公民社会 政党是近代政治的产物。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后,政党政治便逐渐成为近代政治体系的主流。当今世界,在绝大多数国家中,政党已成为其社会政治体系运转的轴心。那么,何谓政党?英国政治家伯克认为:“政党乃为基于大家所一致同意的某些特定主义,以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结合的人们的团体。”美国政治家波恩认为:“当一群人们联合团结,经由选择秩序、掠取政府之控制权,以期望图谋一种(公共)利益者,是即称之谓政党。”②(P13)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上述关于政党的定义,多侧重于政党的政治意义。从政党与社会关系角度把握,政党概念的内涵仅指政治社会意义。毛泽东曾指出:“政党就是一种社会,是一种政治的社会。政治社会的第一类就是党派。党是阶级的组织。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主要是由工人和半无产阶级的贫农出身的人组成的。”③(P335) 政党之所以具有政治社会意义,主要是由其客观存在的功能决定的。首先,具有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功能。政党把其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表达、反映出来的过程,就叫利益表达。具有强大合法性的政党必须与它所代表的民众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保证对民众愿望变化的敏感性,并始终体现民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利益综合就是指政党把它所代表的那部分民众的意见和要求加以综合,变成党的政策主张。利用这种主张对政府运作施加影响,或在成为执政党的情况下,在政府运作过程中贯彻这种主张是政党政治的典型特点。其次,具有社会整合功能。所谓整合,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各个不同部分在保持各自性质特点的前提下,共同集合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社会整合,就是通过多种方式,在协调和保证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使社会各个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社会利益共同体。④(P175) 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共同体,要想保持经济政治社会一体化、政治体系源源不断地获取政治资源和始终保证有效地控制冲突的程度和范围,都离不开发挥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最后,具有政治录用和政治社会化功能。政治录用,一方面指政党把社会上的政治精英吸收到党内,以便执政时把他们安排到政府中,提高政府的是施政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政党把能够体现本政党意图的积极分子推荐给民众,由民众把他们选举到权力机关中去。阿尔蒙德认为,人们关于政治传统或政治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的知识不是与身俱有的,政治社会化就是获取这些知识的一种或多种过程。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党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谓公民社会,西方学者Gordon White认为,从公民社会这一术语的大多数用法来看,其主要思想是,公民社会是处于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大众组织,它独立于国家,享有对于国家的自主性,它由众多旨在保护和促进自身利益或价值的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公民社会就是指近代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里,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和伦理秩序,也就是当代社会秩序中的非政治领域。在这里,笔者认为,公民社会是指与政治国家相对分离的非政治领域,其实质是联结国家与个人的一系列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一种“私人领域”的自律结构和自我调节机制。公民社会既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又是民主政治成长后维系成熟的民主政治的制度果实的社会肌体,有其固有的结构功能:首先,社会经济生活的多元化。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制度解构了传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经济生活单一化、利益主体同质化等局面,取而代之的是政治活动被排除于经济活动之外,形成了社会经济生活多元化、经济利益特殊化、利益主体异质化的局面。在经济生活多元化的社会里,社会个体利益的自主性、排他性,导致利益主体异质化。其次,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在经济生活多元化的公民社会里,在个人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股强大的社会中坚力量即各式各样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或机构。这股强大的社会中坚力量的存在,使公民社会成为较为有序化的稳定性的社会。最后,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一般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学术自由等。其中,大众传媒被认为是除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其社会影响力可见一斑。 二、历史维度:政党与社会的历时性关系分析 关于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从历时性角度分析,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政党涵盖社会,政党与社会不相分离。也就是说,在政党的权力笼罩下,社会的发育极其幼稚,不具备自我组织能力,因而无力进行自我调节。在此形态下,社会即政党,政党即社会。表现在“中国史境”下就是:从新中国建立起,党的领导就处于不断强化的过程之中。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党的领导的强化,与巩固国家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党的领导强化,则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大跃进”之后中国现代化发展出现困难密切相关。“大跃进”是党领导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实践,但是由于指导思想的失误,实践遇到了挫折,并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陷入困境。为了走出困境,党加强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为此,不断加强党对权力的集中和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统一领导,从而最终形成党的“一元化”领导。⑤(P45) 在这种“一元化”领导下,党、国家和社会最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格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种格局才被打破。二是政党与社会已产生分离,但政党明显处于强势地位,社会处于弱势状态。政党因其拥有对于社会的强制权力而占有了社会一定的自我发展空间,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因之显得狭小局促,其独立性极其有限。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到199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关系正体现这种“强政党”——“小社会”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实行党政分开,开始逐渐消除党的“一元化”领导,从而动摇了党、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制度基础,社会出现了组织化、组织制度化的大趋势。特别是1989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初步确立了民间组织的性质和法律地位,推动了民间组织进一步的发展。据民政部统计,1989年初,经过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的社团发展到1800多个,相当于“文革”前的16倍;地方性社团增到20多万个,相当于“文革”以前的33倍。⑥ 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我国仍然实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消除党的“一元化”领导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社会获得的相对自主性仍是很有限。三是政党与社会之关系形成了均衡的态势。面对社会组织的壮大及其以此为基础的抗争,政党有意收缩其权力触角,以给社会独立发展留出充足的自由空间;同时,社会也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寻求发展契机,以不断壮大自我,求得社会领域的自治。在我国具体表现为:社会接受党的领导,但党和社会又保持相对自主,各自拥有独立的活动空间。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使国家在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从党的直接干预中获得相对自主;而且也使社会日益成为独立的力量存在于政治体系之外,获得相对自主。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6月,全国性社团增加到1800多个,其中学术性社团680个,占全国性社团总数的33%;行业性社团410个,占23%;专业性社团520个,占29%;联合性社团180个,占10%。这些社团吸收会员14万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9000多人。地方性社团接近20万个,其中学术性团体近76个;行业性团体近4万个;专业性团体近5万个;联合性团体近2万个。我国经济类社会中介组织也不断发展。比如,深圳是全国市场经济的窗口,1982年成立了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几名注册会计师。到1996年,发展到12个行业,中介机构达3300多家,从业人员达35万人,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截止到2001年6月底,全国13个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行业中,有执业机构68079家。⑦ 这样,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就从三位一体的格局向各自相对自主的格局转型。但是,这种转型是持久的过程,现在就判定党与社会的关系已经形成了均衡的模式还为时过早,应该说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关系要形成均衡的态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