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技术革命与公众民主观的变化:机制、内容与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冬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战线

内容提要:

在世界政治层面,新信息技术革命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对公众的民主观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民主观机制层面,信息革命带来了传播的革命,从而影响公众对政治信息的接收,进而影响其观念和行为。同时,信息革命也带来个人职业和财富的变化,从而影响其民主观;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兴起,使西方民主政体受到挑战,精英操控下的民意对民主体制产生较强冲击。在民主观内容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西方社会强化了身份意识、权利意识以及政治参与特别是网络政治参与的意识。展望未来,新信息技术革命还会不断对西方民主政体产生挑战。在中国,信息革命有助于更好地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克服西方民主政体缺陷,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22)02-0082-06

      DOI:10.13231/j.cnki.jnip.2022.02.012

      新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对国家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诸多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政治的发展。在世界政治体制层面,整体而言,新信息技术革命对公众的民主观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民主制度也提出了挑战。本文首先对新信息技术革命与公众的民主观进行简要的理论回顾;在此基础之上,从民主观机制层面讨论信息革命如何对公众的民主观念变化产生影响;进而,就民主观内容方面,具体讨论民主观如何发生变化;最后简单讨论上述变化对民主政治及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一、研究的缘起

      科技与政治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特别近2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呈现指数级增加。因此,技术与政治的议题也不断成为研究的热点。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技术是引发生产关系变革的动力,也是导致人的观念变革的因素。毫无疑问,技术的变革会深刻影响人的观念。

      如果按照历史上的科技革命进行轮次划分,以科技自身发展为依据,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四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蒸汽革命”、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电力革命”、以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电子革命”,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信息革命”。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信息技术与社会深度融合,与其他技术相互融合、与旧的通信技术相互依存,最终形成了全新的信息与通讯基本模式,并且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本研究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专指互联网技术引发的革命。在既有成果中,有研究关注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层面的价值[2],也有研究关注新媒体对政治参与、政治决策等方面的影响[3]。本研究将以互联网技术为焦点,考察新信息技术革命对公众民主观的影响。

      公众的民主观念一直是民主政治研究中的重点议题:民主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公众的民主观念也在塑造不同的民主制度。然而,关于民主观的内容存在不同的界定和争议。譬如,有的研究认为民主观等同于政治效能感[4],也有研究认为民主观就是支持民选官员、支持公民权利保护和支持独立媒体,这些定义更接近西方民主概念[5]。本文对民主观的分析将集中在对民主的界定、对当前权威和政治格局的态度、政治效能感、政治兴趣以及政治宽容度等。

      二、信息革命影响民主观的机制

      信息革命对公众的民主观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信息革命带来了传播的革命,从而影响公众政治信息的接收,进而影响其观念和行为。其次,信息革命带来社会分层和流动,导致个人职业和财富的变化,从而影响公众的民主观。最后,民主政体受到信息革命的影响发生改变,使民众的民主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下面具体分析信息革命造成的这三方面的变化。

      (一)信息传播的渠道、受众和内容

      民主政治与信息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个人决策的依据是信息,缺乏信息就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也无法做出有效决策。在政治层面,个人对政治事务态度的形成,以及个人的政治行为,都依赖于各种接收的信息。首先,在个人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媒体提供的信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个人所掌握的信息内容发生了变化,行为也会有所变化。其次,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整个政治传播是政治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散播的过程,而互联网技术的革命导致政治信息的载体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政治信息传播的渠道、内容、主体和受众都发生了变化。

      在渠道方面,传统的信息渠道包括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被打破,各种新媒体得以快速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媒体传播形态,新媒体在现实中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两者相互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为主[6]。新媒体通过技术的更新,为政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其议题从单纯的政治议题转向公众议题,政治传播主体从中心向外围扩大,传播内容由技术导向转为“内容为王”[7]。

      在受众层面,互联网的革命使得信息传播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更多的人能够以廉价的方式接受到不同的信息,因此使得信息传播的受众人数大大增加。在世界各地,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政治信息不再是高收入群体或者中产阶级的专属,相反,更多底层的公众能接收到各种不同的政治信息。这导致在政治传播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公众也多,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底层公众开始接受这些政治信息,并且对政治产生影响。

      在内容和主体层面,信息传播的内容趋于多元化。在过去,政府通过传统媒体塑造和构建现实,以强化公众对新闻背后潜在价值的理解。同时,传统媒体往往由政治精英掌控,从内容上看来,具有较强的人为限制和倾向性,往往偏向于有利于政府的一面。与之对应的,互联网带来的革命使得信息传播主体不仅仅是政府,也包括了个人和各种社会组织,信息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开放,并且更加难以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