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22)01-0101-15 DOI:10.12088/pku1671-9468.202201005 在晚近的研究中,学校空间的发现、生产与重塑越来越得到学界的注意。①作为现代学校最为重要的场所之一,课堂空间在近代中国如何形成,其空间性与历史性如何碰撞,却似乎还没有足够的讨论。 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钱晓菲和张斌贤通过对19世纪初兰卡斯特校舍方案的“深描”,尤其是对此一教学空间的布局方式、教学用具、教学方法、班级排列、教学站、斜面、课桌椅以及教师目光等等面向的探讨,着重分析了其作为“现代教育空间组织化重要开端的意义”。[1]彭军、刘泳杏和魏春雨探讨了我国学前教育建筑的演变,以“科学化”为主线,对其“高效性”“对称性”以及“灵活性”等特质进行了讨论。②这些研究都颇具启发意义。 本文将聚焦于中国近代课堂空间的秩序变革,主要涉及文化秩序、教学秩序、空间秩序以及科学秩序四个层面。除了引言、结语,本文主要有两部分。首先,依托于日记、回忆录、报刊、教育论著、教育资料汇编等材料,本文探讨了近代中国新旧教学空间的转换,并重点关注其中文化秩序、教学秩序以及空间秩序的更迭。其次,本文以清末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中的学堂建造文本为中心,结合当时的教育潮流与思想潮流,借此讨论新式课堂空间的建造观念。此时,以标准化、精确量化为特质的课堂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以卫生观念为核心的科学秩序的需要。通过本文的讨论,希望能够对中国近代课堂空间的形成过程予以梳理,进而使其面貌日渐清晰。 二、新旧教学空间的秩序冲突 现代课堂通过布置整齐有序的桌椅与讲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既定的规则与秩序。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观察到,教师与学生的区域之间具有难以逾越的边界。[2]这一秩序边界之所以能够确立,正是依托于新式课堂的空间架构。但是,在中国近代课堂诞生之前,传统教学空间的布局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其中蕴含何种秩序?新旧教学空间有着怎样的差别? 1911年,一位署名为“又人”的时人在探访改良私塾时发现:此塾“门悬初等小学之牌,入视之,则十数儿童拥护一师,几案错杂,或读百家姓千字文,或读学庸论孟”[3]。在新式课堂观念的洗礼之下,“又人”对于这所改良私塾的布置方式,即持批评态度。此时,塾中的教学布局是“十数儿童拥护一师”。此外,塾中桌椅的摆放也并非整齐有序,而是“几案错杂”。 “又人”所观察的教学景象在清末旧式私塾中颇为常见。1880年代,包天笑在苏州姚和卿的家塾中读书。他记述说: 学塾就设在第二进的大厅上。……里面一张方桌,一把圈椅,是先生坐的。桌子上一方墨砚,一方硃砚,以及墨笔、硃笔,为圈点批评之用。……学生们则散坐在周围,有的是方桌,一张方桌可坐三人,半方桌则坐一人,较为舒适。椅子是方型,或长方型,如果先生家里没有这许多椅子,可能教学生自己带椅子来上学。[4] 姚氏家塾的学生座位同样无序,学生“散坐”在老师周围。学生桌椅的样式也不固定,显得颇为随意。 1837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广州怀远驿附近一处私塾中观察到: 学生每人有一张三英尺长,一英尺半宽的课桌,带有抽屉和写字板。学生们坐在竹凳上,大多面朝老师,老师坐在教室一角的高凳上。在他旁边右侧,有一带匾的祭台,用来祭奠孔子和文字的发明者。……学生衣着颇为得体,看起来整齐利落。[5] 其一,裨治文注意到,塾师不在教学空间的中心位置,而是处于“教室一角”,塾师的右侧还设置有孔子的祭台。清末时期,浙江杭州人士骆憬甫初次进入私塾时,他也发现:“哥哥坐在先生对面,先生坐在孔夫子的左首,我坐在先生的左首面对孔夫子。”[6]关于私塾先生与孔子牌位的位置,骆氏的描绘与裨治文的观察颇为一致。可见,这是晚清私塾中常见的一种布局方式。其二,裨治文与包天笑均注意到,塾师与学生的座椅有所区别。在广州怀远驿的私塾中,二者有高凳与竹凳之分;在姚氏家塾,学生的椅子或长或方,教师则固定为圈椅。私塾中通过使用不同样式的座椅,潜在区分了师生的身份属性与地位关系。 上述时人所观察到的私塾布局形态,反映了传统教学空间中的文化秩序。旧式私塾中的孔子牌位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这一物品的出现意味着传统教学空间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而且,孔子牌位在私塾之中还有相对固定的摆放位置。此种布局方式潜在地连接了具象的塾师与抽象的儒家祖师,塾师的教学由此被赋予了文化合法性。 在传统教学空间中,除了孔子牌位,各式字幅亦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民国初年,湖北汉阳府蔡甸镇新建了一所名为作新学舍的改良私塾。曾就读于此的田梅村观察到: 作新学舍的牌子挂在门口。进门是天井,两边是厢房,右边堆书,左边住人。正中横梁贴着“道凝一贯”四个大金字。下面是讲台,放置三条条桌,挂有大黑板二块,大算盘一个,桌上放有戒板教鞭子。教室布置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横幅,有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还有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对联。看上去比较森严。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