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是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现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学术界对它的基本内涵以及形成过程的认识尚存在诸多模糊的地方。这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想象存在多重内涵指向,这些含义都是什么?彼此之间关系是怎样的?其二,想象的内涵不仅具有共时性,同时还具有历时性,在历史的绵延中,想象的含义历经了怎样的变化?其三,在想象概念变迁的历程中,哪些理论、命题或概念参与其中,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拓展甚或改变了它的内涵?其四,艺术与想象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想象内涵在变迁过程中,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影响?这些问题对我们全面理解想象的内涵和想象理论都非常重要,本文试图对此做出解释。 一 “想象”的语义家族与主要含义 当我们阅读译成中文的英文学术著作,碰到“想象”一词时,常常感到困惑。我们往往会发现,“想象”一词含义含混多变,难以捉摸。这种情况与它对应的英文词过多有直接关系。我国知识界一般是将英文“imagination”翻译成“想象”,但与这个词同根的英文单词,如“image”“imagery”“imaginary”,以及近义词,如“fancy”“fantasy/phantasy”等,在很多时候根据上下文也需要翻译成“想象”,除此,“imagination”属于名词形式,还有与之对应的动词、形容词等形式,如“to imagine”“imagining”“imaginative”“imaginable”等。如果再把“fancy”“fantasy/phantasy”等单词的同根变化形式加在一起,那么可以翻译成汉语“想象(名词/动词)”或者“想象的”等的语词将会更多。这些语词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语义家族,虽然彼此间联系紧密,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又有着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当根据上下文都被翻译成“想象”时,就会使中文读者对“想象”这一语词的含义感到困惑,感到模糊难辨①。 除了对应语词众多的情形外,想象一词的含义复杂也与“imagination”一词字源上的多义有关。具体说来,“imagination”出现于14世纪中期,指的是“一种形成表象(image)的心灵能力”,来源于古法语“imaginacion”[意为“观念(concept)或心理图像(mental picture)”]一词,但该词最早可追溯到拉丁文“imaginationem”[意为“想象(imagination)或一种幻想(fancy)”]。它是表示行为的名词,这种行为可以从其词干“imaginari”看出,意为“形成一种表象(image)”,它还有一个意思是“imago(一种表象(image)、一种相似性)”,这来自词干“imitari”(“复制、摹仿”)②。由这条词源学线索可知,想象这一语词的内涵指向有着极大的弹性空间,甚至存在内在冲突:一端可以指向无中生有的创造,另一端则指向了对有的摹仿和再现。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imagination”一词的语义中,也出现在与它同源的其他语汇中。以想象语义家族中另一个重要的词语“image”为例。雷德蒙·威廉斯认为该词来自拉丁文“imago”,它的词义经过多次演变,带有“幻影、概念或观念等义”,“image这个词蕴含了一种极为明显的张力——在‘模仿’(copying)的概念与‘想像、虚构’(imagination and the imaginative)的概念二者之间”③。从词源学回溯就可以发现,“imagination”含义非常复杂,存在多重指向,因此在具体使用和理解过程中,需要详加辨析。 有关想象的多重内涵,瑞恰慈在《文学批评原理》中曾经做过总结。他认为,“想象”至少存在六种含义,即“产生生动的形象”、“运用比喻语言”、“对他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他们的感情状态给以共鸣的再现”、“发明能力”、“彼此相异的事物形成相关的联系”和“综合的和魔术般的力量”④。他的总结基本上囊括了想象的主要内涵,但这种平面性归纳会省略掉这些含义指向的生成历史,也会使这些内涵间的内在联系无法呈现。并且,瑞恰慈提出的想象的第二种含义即“运用比喻语言”,主要为他所属的语义学和新批评学派所采用。他提出的第三种含义即“对他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他们的感情状态给以共鸣的再现”,这一意义指向是18世纪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我们将之视为想象的内涵当然成立,但将之视为想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也许更为允当。 在我们看来,从词源学以及在整个西方哲学史和文艺理论史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有三个重要指向是理解想象的关键。第一,使不在场者在场,这是想象的核心内涵。想象的其他意义指向基本上都可以从这一含义中找到延伸的依据,并且这一内涵也是众多哲学家阐发其想象理论的出发点。萨特在《想象心理学》中经常举一个例子,就是想象彼得。我们想象彼得正坐在桌前,而实际上这个时候彼得既不在我们眼前,也不在他的书桌前,而是正在柏林逛街。我们通过想象,把此时并不在场的彼得显现了出来,带到了当下。萨特想象彼得的例子基于的就是对想象的这一内涵的理解,所以他认为,想象是一种假定活动,“这种假定是从一种非现存的不在现场的状态向一种现存的在现场的状态的过渡”⑤。不仅萨特是这样理解,早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就已经给想象下了类似的定义:“想像力是把一个对象甚至当它不在场时也在直观中表象出来的能力。”⑥第二,想象是影像。这种理解最早在柏拉图的思想中显露端倪。在《理想国》的第6章,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举了著名的线段的例子:一条线分成两段,一段为可见的世界,另一段为可知的世界,可见世界是现实世界,可知的世界则是理式的世界,前者是后者的“影像”。可见的世界那一段线又分成清楚的和不清楚的两部分,属于不清楚的那部分又构成了可见世界本身的影像。柏拉图用一条线两次二分的例子试图说明的是人的灵魂状态的划分,即相对应于这四个部分,有四种灵魂状态,从高到低依次是:理性、理智、信念、想象。由此可知,在柏拉图那里,想象是最低一级的灵魂状态,它是真实/理式的影子和摹本。这些观点恰好印证了想象从词源学上来说所包含的“摹仿”的意蕴。并且还可以看出,柏拉图对想象是贬低的。这一观点被很多后世哲学家所继承。由此,想象在哲学中地位的逐渐提升,就成了现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发展脉络。第三,想象是记忆和回忆。这也是想象的一个比较古老的含义。关于这一点,学界经常提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想象就是萎褪了的感觉”⑦。他还有一句关于想象的话,说得更加明确:“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里的东西。”⑧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有继承柏拉图思想的成分,他也认为想象和感觉都是心灵的功能,同柏拉图一样,他也不重视想象,他认为,感觉是真实的,但想象很多时候是虚假和错误的。亚里士多德对想象的这种理解,在后世中也不断有所回响。霍布斯和维柯都是从记忆和回忆的角度来理解想象。霍布斯认为,“想象和记忆就是同一回事,只是由于不同的考虑而具有不同的名称”⑨。维柯认为,“想象不过是扩大的或复合的记忆”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