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问题百年回眸:理论转向与观念嬗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赖大仁,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形态文艺学中心。

原文出处:
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西方文论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历经百年,既经历了空间维度的理论转场和时间维度的理论转换,也经过了不同阶段的理论转向与观念嬗变。俄国形式主义首先提出“文学性”概念并把文学定义为“语言艺术”,试图以文学性为对象建立研究文学内部规律的“文学科学”;以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文论为代表的文本主义理论建构了“文本中心论”,从语言学、修辞学、符号学等方面探讨文学性;以解构主义为先导的后现代文论打破了封闭自足的文本观,探究文学之外的文学性;近期后理论转向的突出特点是要求回归文学研究,把文学性理解为文学本质特性而不只是文本特性,以此对文学和文学性做出新的阐释,转而关注文学作为机制或建制、事件的特性,以及作为意义生产的功能与价值,凸显出功能主义的发展趋向。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自雅各布森1921年在《最新俄国诗歌》一文中提出“文学性”概念以来,迄今已历经百年。近百年来西方文论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既经历了空间维度的理论转场,从俄苏传到欧美后与文本理论融合,成为西方文论中的热点问题,同时经历了时间维度的理论转换,从形式主义的作品特性问题,转换为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文论的文本结构问题,再到后现代理论中解构批评和文化研究的文本策略,然后在后理论转向中作为文学根本特性问题被重新探讨,显现了这一理论问题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向。我国学界对西方文论中文学性问题的研究持续不断,然而至今仍然歧见甚多。曾有学者认为,俄国形式主义与解构主义在20世纪头尾先后提出文学性问题,前者用这个概念廓清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旨在抗拒非文学对文学的吞并;后者借这个概念打破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旨在倡导文学对非文学的扩张,这样就有了两种文学性①。这种考察分析颇有启示意义,然而现在看来仍有一定局限性。实际上,西方文论中的文学性问题并不局限于这两种理论形态,而是有更丰富复杂的发展演变。俄国形式主义转场到欧美文论之后,文学性问题便开始在不同的理论场域展开,特别是到了新世纪之交的后理论转向阶段,更显示出新的发展趋向,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本文按照一定的历史与逻辑线索展开探讨,既力求把握文学性问题在不同阶段的理论转向及观念嬗变,又探究这种转变的内在逻辑,以获得更多理论启示。

       一、形式主义文论:“文学性”问题出场及其理论建构

       从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演变来看,其特点在于不断寻找和发现文学的独特性,从而把文学与非文学区分开来,为文学研究找到应有的方向和价值。在威德森看来,大约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人们就努力把大写的“文学”从小写的“文学”中区分开来。当时所谓大写的“文学”,是指那些具有独特想象性(虚构性)、创造性特征的作品,它们包含某种特有的审美价值,这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开始形成②。这种现代文学观念把文学看成某种作品类型或写作(创作)类型,它关注文学的想象性(虚构性)、创造性特点,将其视为一种艺术方式与手段,从而更好地反映社会历史和表现思想情感,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在这种现代文学观念的支配下,此后一个多世纪的西方文学研究都是围绕着作家如何进行艺术创造、作品如何艺术地反映时代生活展开,这被称为“作家中心论”或“外部研究”批评模式。这种文学观念及其文学研究模式,显然是与那个时代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相适应的。

       20世纪初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明确提出“文学性”概念,并以此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和目标,这无疑带来了文学观念和文学研究的重要转折。正如乔纳森·卡勒所说,19世纪末以前的文学研究还不是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文学作品也不是独立的研究对象,直到专门的文学研究建立后,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字书写文本的特征问题才被提出来,其目的是通过分离出文学的特质而推广有效的研究方法,加深对文学本体的理解,从而摒弃不利于理解文学本质的方法。随着文学批评和专业文学研究的兴起,文学特殊性和文学性问题才真正被提出来③。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主张显然有其针对性,即针对此前俄苏文学研究过于偏重历史文化,乃至出现庸俗社会学的弊端。雅各布森批评说,许多文学史家把文学作品仅仅当成了研究心理学、政治学、哲学、传记等的证据和材料,从而不知不觉地滑进哲学史、文化史、心理学史等别的学科领域,这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因此,他提出要找准文学研究的对象和目标,即“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④。他致力于从语言学方面介入诗学(文学)研究,着重探索并且建构了一套关于诗歌语言与功能的理论系统,以此切实推进他所倡导的文学性研究。

       另一位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则倡导文学“内部规律”研究,他以工厂生产打比方,“我关心的不是世界棉布市场的形势,不是各托拉斯的政策,而是棉纱的标号及其纺织方法”,这是因为“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陌生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⑤。这里所谓“陌生化”,一方面是指文学语言的特点,即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要打破日常语言的习惯性表达方式,使语言的结构、节奏、韵律、修辞等发生反常性改变,使得对它的阅读理解变得困难和受到阻碍,从而产生陌生化效果;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艺术技巧达到形式的艰深化,使作品所表现的事物对象变得“突出”和“陌生”,从而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感知事物的方式,达到对事物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这种艺术手法通常被称为“突出”(突显)理论,它与“自动化”写作相对立,与“陌生化”主张相呼应,成为形式主义理论的显著特点。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构成了文学性的重要生成机制。其他形式主义文论家也都分别从词语选择与配置、语言意象、裸露手法等诸多方面,探究诗歌(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突出特点,逐渐形成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