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及区域分布特征

作者简介:
邢春冰,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超凡,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讲师;曹欣悦,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利用1995-2018年五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乡教育回报率进行测算,考查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将外出务工人员和永久迁移至城市的人口重新划回农村样本后,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上升。2018年,城市教育回报率为8.3%,农村教育回报率为5.8%,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为2.5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的5.8个百分点,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明显缩小。在城乡教育回报率地区差异方面,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回报率较高,各省城镇地区的教育回报率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仍明显。将移民样本放回后,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进一步上升。若以地级市为考查标准,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各地级市间的教育回报率呈逐渐分散状态。这说明,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更多体现在城市间而非省份间。应从因地制宜制定教育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入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回报率差距,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人力资本红利。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1 期

字号:

       一、引言

       教育回报率反映了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劳动收入增加的幅度,是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关键因素:教育回报率越高,人力资本投资激励越强。[1]我国居民的教育水平在过去数十年快速提高,与教育回报率的上升密切相关。步入新发展阶段,提高教育回报率、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从而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教育的边际贡献可以通过工资差距衡量。作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具备高知识、高技能的劳动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替代性更低,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产生个体之间的收入差异。[2]因此,教育回报率影响着全国以及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区域性导致教育回报率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不仅决定着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流动模式,也将持续影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和社会分层。[3]在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已转向治理相对贫困的现实背景下,打破人口流动障碍,让劳动力自由选择能够最大化教育回报的工作和居住地点,是提高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方式。[4]

       空间维度的教育异质性回报,主要体现在城乡和区域两个层面。在城乡差异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地区,①这既与农村地区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低于城市有关,也是农村教育回报率显著低于城市的结果。一方面,较大的城乡差距激励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地区,而户籍的选择性限制导致高学历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获得城市户口。迁移到城市地区获得稳定和高收入的工作,成为农村居民教育回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动因。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内部的教育回报率低,导致很多农村居民缺乏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在区域差异方面,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教育回报率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例如,东部地区和发达城市的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城市;[5]而由此带来的影响是,相较于低教育水平的劳动力,高教育水平劳动力有更强的动机迁移到教育回报率高的地区。因此,教育回报率的区域差异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我国人口流动、劳动力转移和新就业者的就业选择。[6]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显著上升。这不仅是因为有更多农村居民接受了高中和大学教育,还因为有更多大学毕业生选择将户口留在农村,使农村地区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劳动者比例大幅上升、城乡教育差距下降。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上升,意味着,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地区选择将产生更大影响。

       本文试图强调,从教育回报率的角度,城乡二元划分方式过于简单,城乡内部地区间的差异应得到充分重视。此外,考虑到制度背景,估计农村地区居民的教育回报率时,应该将那些转变了户籍身份(农转非)的农村居民放回到农村样本中,这不仅更加贴合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现实,也能体现出劳动力自由流动对提升农村居民教育和收入水平的贡献,有助于全面认识影响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激励因素。

       相比关注某一静态时点上的教育回报率,本文利用1995-2018年五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Survey,以下简称CHIP)数据,对中国城乡教育回报率进行测算,并集中考查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差异及其变化趋势。本文采用了最新的CHIP 2018数据,为评估近几年城乡教育回报率及其差异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我们还以考查地区间教育回报率差异为重点,估计了不同省份、地级市层面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期待此研究结果能对认识城乡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有所裨益。

       二、文献综述

       教育回报率研究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之上。自明瑟(Mincer,J.)20世纪70年代提出工资决定方程后,明瑟收益率(Mincerian rate of return)便成为测量正规教育经济价值的主要方式,它估计的是劳动者多接受一年学历教育能够提高的收入百分比。②学者们通过估计明瑟方程,得出工作经验、教育等要素的回报,[7]依据实际情况对明瑟方程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如在标准明瑟方程的基础上加入更多控制变量或者使用工具变量,以降低遗漏变量和测量误差导致的估计偏差。[8]此外,学者们还放宽了个体同质性假定、修正了样本选择性偏差等问题。[9]卡德(Card,D.)等学者对以美国为主的教育回报率研究进行了很好的总结。[10]

       20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开始关注我国的教育回报率,至今已有大量研究。[11]相关代表性研究以估计教育回报率为起点,探讨教育回报率的变化趋势、影响教育回报率的因素、教育回报率对收入差距和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以及不同区域、行业、学段、群体的异质性教育回报等问题。不少学者利用抽样调查数据、采用明瑟方程,在控制了个体能力和家庭特征等基础上,对我国城镇教育回报率的动态变化进行估计。[12]有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回报率进行估算,并检验异质性教育回报。[13]还有学者着重探讨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异质性问题。[14]此外,一些学者还关注了城市规模、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15]亦有学者运用分位数回归对我国教育回报率及其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估计和讨论。[16]

相关文章: